穿越秦時的日常生活 作品

第四十三章繁榮


  一個月後。

  漢中郡。

  【百川酒樓·總部】頂層,墨君,伏念,六指黑俠三人倚坐在窗邊,看著下方的人來人往,熱火朝天,伏念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不過短短月餘時間,竟能讓漢中出現如此驚人的變化,聖平君的手段實在令在下佩服。”

  要知道。

  就在一個多月前。

  這一帶除了【墨府】與【熊出墨商會】總部以外,基本看不到其他的建築,也沒有什麼村落人煙。

  然而現在距離他們來到漢中,僅僅過了一個多月。

  這片原本偏僻荒涼,連農田都看不見幾塊的郊野,竟已是變得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放眼望去。

  一條灰白色水泥大道直通群山縣城,道路兩側,一座座紅磚青瓦的房屋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前後綿延上百丈。

  粗眼望去,至少已有數百座之多。

  而且遠處依舊有大量工人拉著紅磚水泥,不停的蓋起新的房屋。

  每一棟紅磚青瓦的房屋門前,都已經掛上了各式各樣的商鋪招牌,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水泥大道之上,一輛輛裝滿了貨物的馬車更是大排長龍,來來往往,人歡馬叫,絡繹不絕。

  這些都是從距離咸陽、漢中較勁的幾個郡縣,聞風趕來的商賈。

  自從一個月前。

  隨著第一批進入漢中的商人返回之後。

  ‘漢中郡人傻錢多’、‘自由交易市場’、‘異域菜蔬’、‘秦平大道’······等等消息便如風一般傳入到秦國各地的商人耳中。

  頓時間。

  無數商賈紛至沓來。

  尤其是許多身後沒有靠山的小商賈,在確定漢中郡可以自由交易的消息後,更是幾乎將自己積攢多年的家底,全部一次性運到了漢中。

  這些家底都是這些小商人以往從各地收購,但因為受到秦國‘重農抑商’的政策原因,根本沒機會出售的貨物。

  伴隨著大量商人一次性湧入漢中,整個漢中郡一下子沸騰起來。

  以漢中現在的經濟水平,自然還沒法一口吃掉這麼多商人的貨物。

  但有賣家,自然就會有買家。

  來漢中出貨的商賈大多都是一些沒什麼背景的小商人,可來這裡進貨的卻基本都是在秦國有背景有靠山的大商人。

  這些大商人有靠山有渠道,不愁出貨,但卻愁進貨。

  這跟勢力手段沒關係,而是秦國的商業政策,以及經濟水平,註定當下很難出現那種規模巨大的生產廠商。

  以往很多商人要想進貨,只能派遣大量車隊,前往各地偏僻鄉野山村,一點點蒐集回來。

  這樣一來。

  光是進貨就會花費一大批人力和時間成本。

  可是現在有了漢中郡的‘自由交易市場’,那些小商人從各地蒐集貨物,而大商人只需要在漢中直接進貨,這對於雙方都是一件方便且快捷的好事。

  而在這個自由交易的過程中,這些大商人小商人手裡隨便流出一點油水,都足以令整個漢中的經濟水準再上一個臺階了。

  就比如現在:

  其實墨君在漢中實施的新商稅法,已經普及到漢中郡所有五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