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九一章 勞動模範(第2頁)

  年輕的電報員確實在為賴國安打抱不平。

  他們總覺得自己在偏遠的地方工作,更加的辛苦,卻又總是被人忽視。時間長了就產生一種心理不平衡。

  “小劉啊,你不能這樣想。你要想我們幾年前在同安啥都不是,要不是元首給了咱們學習的機會。咱們現在能做啥,要麼種地,要麼進城給人家打長工,又或者去船廠做工。哪怕是家境好些讀過書的,運氣好能夠考上功名,想要做官那還得花錢。”

  小劉沒話說了,人家賴工能夠混到這樣不正是因為人家好學,心思單純嗎?

  賴國安的家境並不好,他家當初也沒有人在那四百勇士中。但是他的父母還是帶著他們兄弟姐妹五人跟著護衛軍的船出海了。

  這並非是因為信任,而是賴家在當地實在活不下去了。給人做佃農根本就無法養活那麼多的孩子。

  那個時候賴國安已經十五歲了。

  到了島上之後,賴國安加入了少年班跟著董良學習基礎知識。

  後來華族俘虜了美國的電報工程師。董良專門挑選了十幾個機靈且基礎物理學的還可以的孩子跟著人家學習實踐。

  賴國安就是那一批孩子。

  四年過去了,賴國安成為一個大小夥子。他也是華族電報業務的先驅。

  就像是當年種下的一顆種子,現在已經茁壯成長為小樹苗。

  當然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賴國安一直記得董良的話,做研究要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

  科學沒有盡頭,奮鬥沒有終點。

  “還是賴工您的覺悟更高。這次回去一定要給我們帶一個嫂子回來。”小劉呵呵壞笑道。

  這個時代的孩子都早熟,十九歲的賴國安在這個團隊中已經算是大哥了。

  “呵呵,小劉,你這性格適合去做電話接線員,每天都能夠說很多話。”賴國安拍了幾下小劉的肩膀,然後揣上那份電報離開了電報房。

  通知上的時間非常緊,他要先去潛龍城管委會問問有沒有回福州的公務船。

  還要回家去跟父母說一聲。

  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現在種著生產隊分給的土地。

  島上溫暖的氣候,加上週圍島嶼上開採的鳥糞肥,讓這裡的水稻可以一年種上三季。

  二老基本上沒有清閒的時候。

  賴國安的兩個弟弟還在讀書,兩人都在西表島上的潛龍技術學堂。這是華族最早建造的專門培養技術人才的學校。

  學校出來的學生基本上都會分到華族的國營工廠或者是研究所去。

  華族現在基本上還處在人才短缺的狀態。學校裡的孩子也都非常爭氣,大家對學習機會非常珍惜。/

  不好好學習的話,做農民和工人可都是非常辛苦的。

  華族可沒有八小時工作制,也沒有雙休。工人在意的是工資是否能夠養活家人,加班幹活在大家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程叔正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工人,馬尾造船廠木工車間的一名車工。

  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將木頭原料加工成固定的規格。

  千篇一律的工作,讓他將手中的活計做得非常熟練。/

  他每天都要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這裡面還不包括他吃飯的時間。

  船廠的食堂會管他們的中飯和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