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五八四章 彭玉麟(第2頁)

 然而,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衡州知府高人鑑偶於客坐見到彭玉麟的文章,極為稱賞,招其入署讀書,次年(1843年)得隸諸生籍,並在不久後受到學使陳壇賞識,補附學生員,入衡州協標。

 本是讀書人出身的彭玉磷,卻在打仗方面頗有天賦,道光二十九年,湖南爆發新寧李沅發起義,影響湖南、廣西各地。

 次年,三十五歲的彭玉麟從衡州協標兵隨往鎮壓,渡湖南靖州神灘、過黃羆嶺,路至藕團、貴州黎平牙屯堡,又於下溫擊敗起義軍,四月至金峰嶺,生擒李沅發。彭玉麟雖是文吏,卻在此戰中嶄露頭角,受到協將的重視。

 戰後,彭玉麟被拔補為“臨武營外委”,賞戴藍翎。但他辭拒封賞,選擇去耒陽朋友經營的當鋪,做了管賬先生。

 由此可見,彭玉磷有很高的心氣,他也並非是滿清的死忠。他隨軍作戰,一為自己的生計,二為保衛鄉里。

 此時的起義軍,很多確實是亂匪,他們會做出危害鄉里的事情。作為衡州人,彭玉磷與很多湘人一般想要保護自己的鄉里不受兵災。

 咸豐二年,彭玉麟的母親去逝,他在家為母丁憂,曾國藩得知其才能,請其出山,為湘軍做事,彭玉磷同意。他在衡州與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鑄造火炮,製造大船,制船制營制章程。

 咸豐四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湘軍衡州船廠畢工。是時,湘軍水師初具規模,有湘勇五幹人,被編為十營,其中在湘潭的有四營,以褚汝航、夏鑾等為營官;在衡州的有六營,以彭玉麟、楊嶽斌等為營官。當時其餘九營多為武員,奏事都要倚仗彭玉麟,於是彭玉麟成為了實際上的水師領導者,“草創規制多所贊畫”。

 後世都說彭玉磷是湘軍水師的締造者,同時滿清海軍也是湘軍水師演變而來,所以說彭玉麟也算是滿清水師的創始人,是中國近代海軍的奠基人。

 其實,彭玉磷不過是擅長做事,他並沒有專門學習過海軍知識。營造戰船的條目不過都是從書上學得。

 但是他督造的戰船,結構堅固,樣式統一,還有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戰船。比那些野路子要強多了。

 然而跟班算不上什麼海軍,只能算是老式的水軍。

 不久後,曾國藩發佈《討粵匪檄》,督湘軍水師、陸師共計一萬七幹餘人,自衡州啟程,開始北伐。

 不久後,太平軍石祥禎部擊敗曾國藩湘軍,再佔嶽州,湘軍水師往長沙撤退。

 與此同時,太平軍林紹璋部攻佔了湘潭,長沙也被圍困,湘軍大本營被威脅。

 曾國藩召集諸營官議戰守,推彭玉麟決策。彭玉麟支持左宗棠的觀點,力主以主力攻打湘潭。

 按照彭玉麟的規劃,曾國藩派褚汝航領湘軍水師五營馳赴湘潭,助塔齊布所率陸師攻打西征軍。

 但他違背彭玉麟事先的規劃,自督戰船四十艘、陸勇八百,合鄉團進攻靖港太平軍,水陸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