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798章 鄉間變化(第2頁)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

 他立刻指揮組下調換車輛,讓一輛空車去接盒子裡的小麥。

 這個盒子內的空間非常大,足足裝滿了一輛半的車斗。

 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一畝地就被收割機收割完成。

 張山驚訝的嘴巴都快合不上,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小時候給百戶種田,他們全家老小一起出動,一天也就收割不到兩畝地。

 收割機一天能輕鬆收割一百多畝地,效率的提升太恐怖。

 種田的效率提升,農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他們可以離開農村,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張山正驚訝於收割機的強大,李村長卻帶著人,把已經粉碎的小麥杆,直接一把大火點燃。

 劇烈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向天空之中。

 張山看到李村長等收割機離得較遠時,周圍又沒有人員,他才下令點燃地中的秸稈。

 他對於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

 現摘的收割機無法保留完整的秸稈,細碎的秸稈不好收拾。

 不點燃秸稈,秸稈裡面會有蟲害,導致明年大幅減產。

 這波麥子收割完,又需要繼續種植下一波冬小麥。

 留在地中的秸稈,會與農作物一起爭搶養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

 秸稈燒掉的草木灰,還能進行肥田。

 李村長看到收割機的效率,他感慨的說道:“現在這種新機械,真是越來越多。

 有人已經上村子裡推廣農用機械,接下來翻地和播種,都不需要人和牛來完成。

 隨著技術發展下去,兩個人就能輕鬆播種百畝田地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張山點頭說道:“農用機械最出色的一點,那就是能讓體力較弱的婦女,耕種多畝田地。

 壯勞力可以前往城市打工。

 這樣一戶人家就有兩個人賺錢,他們必定能獲得幸福。”

 張山沒有離開過農村,他都感受到鄉間的變化太劇烈了。

 沒有來過農村的人,見到農村的新變化,他們會更加震驚,現在的農村,與他們想象的農村完全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老大,你這麼快就沒油了。

 現在的油真是太貴了,一升油就要五枚銅幣,加滿油箱需要二百五十枚銅幣。

 我看我們就是二百五,養馬車那時多好。”

 張山忍不住說道:“放屁,你那是根本不養馬,不知道你爹養馬的苦。

 馬的食料一點也不便宜,還很容易得病。

 治一次病,幾百枚銅幣就給了獸醫。

 三輪貨車多好侍弄,不需要吃炒料,也不會得病。

 最關鍵的一點,三輪貨車可以不休息,連軸轉好些天。

 馬高強度拉車半天,它就必須要休息一會兒。

 三輪貨車能拉十幾噸的貨物,貨運馬車才能拉多少?”

 張山訓斥手下時,他把油箱裡的油,全部倒進油箱之中。

 “五枚銅幣一升油,這個價格不算貴。

 要不是朝廷管控油價,你信不信會長到五枚銀幣一升油,真是這個價格,只有權貴才能開得起車。”

 張山繼續開車上路,車隊之中偶爾有油耗光,停車給車補充油料,他們很快就跟上大部隊。

 他們撤退很快趕到目的地,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麥田。

 一名鬍鬚有些發白的村長,正在衝著一名年輕人叫嚷。

 “你們麵粉廠怎麼回事,我僱用的收割機都已經到了,麵粉廠的運輸車怎麼還不來。

 我們當時和麵粉廠簽訂契約,就是小麥成熟之後,麵粉廠立刻就拉走。

 天時不等人,從這個好天氣,要儘快收小麥,要不然趕上陰雨綿綿的壞天氣,這些小麥都會在地裡發芽。”

 “李村長別發火,我們麵粉廠既然已經約定好,一定會來收小麥。”

 李村長聽到麵粉廠夥計的承諾,他這才放心下來。

 今年由於南方地區水稻大豐收,特別是交趾和暹羅這兩個水稻主產區,境內的鐵路網都已經建設完畢。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

 他立刻指揮組下調換車輛,讓一輛空車去接盒子裡的小麥。

 這個盒子內的空間非常大,足足裝滿了一輛半的車斗。

 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一畝地就被收割機收割完成。

 張山驚訝的嘴巴都快合不上,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小時候給百戶種田,他們全家老小一起出動,一天也就收割不到兩畝地。

 收割機一天能輕鬆收割一百多畝地,效率的提升太恐怖。

 種田的效率提升,農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他們可以離開農村,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張山正驚訝於收割機的強大,李村長卻帶著人,把已經粉碎的小麥杆,直接一把大火點燃。

 劇烈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向天空之中。

 張山看到李村長等收割機離得較遠時,周圍又沒有人員,他才下令點燃地中的秸稈。

 他對於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

 現摘的收割機無法保留完整的秸稈,細碎的秸稈不好收拾。

 不點燃秸稈,秸稈裡面會有蟲害,導致明年大幅減產。

 這波麥子收割完,又需要繼續種植下一波冬小麥。

 留在地中的秸稈,會與農作物一起爭搶養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

 秸稈燒掉的草木灰,還能進行肥田。

 李村長看到收割機的效率,他感慨的說道:“現在這種新機械,真是越來越多。

 有人已經上村子裡推廣農用機械,接下來翻地和播種,都不需要人和牛來完成。

 隨著技術發展下去,兩個人就能輕鬆播種百畝田地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張山點頭說道:“農用機械最出色的一點,那就是能讓體力較弱的婦女,耕種多畝田地。

 壯勞力可以前往城市打工。

 這樣一戶人家就有兩個人賺錢,他們必定能獲得幸福。”

 張山沒有離開過農村,他都感受到鄉間的變化太劇烈了。

 沒有來過農村的人,見到農村的新變化,他們會更加震驚,現在的農村,與他們想象的農村完全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老大,你這麼快就沒油了。

 現在的油真是太貴了,一升油就要五枚銅幣,加滿油箱需要二百五十枚銅幣。

 我看我們就是二百五,養馬車那時多好。”

 張山忍不住說道:“放屁,你那是根本不養馬,不知道你爹養馬的苦。

 馬的食料一點也不便宜,還很容易得病。

 治一次病,幾百枚銅幣就給了獸醫。

 三輪貨車多好侍弄,不需要吃炒料,也不會得病。

 最關鍵的一點,三輪貨車可以不休息,連軸轉好些天。

 馬高強度拉車半天,它就必須要休息一會兒。

 三輪貨車能拉十幾噸的貨物,貨運馬車才能拉多少?”

 張山訓斥手下時,他把油箱裡的油,全部倒進油箱之中。

 “五枚銅幣一升油,這個價格不算貴。

 要不是朝廷管控油價,你信不信會長到五枚銀幣一升油,真是這個價格,只有權貴才能開得起車。”

 張山繼續開車上路,車隊之中偶爾有油耗光,停車給車補充油料,他們很快就跟上大部隊。

 他們撤退很快趕到目的地,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麥田。

 一名鬍鬚有些發白的村長,正在衝著一名年輕人叫嚷。

 “你們麵粉廠怎麼回事,我僱用的收割機都已經到了,麵粉廠的運輸車怎麼還不來。

 我們當時和麵粉廠簽訂契約,就是小麥成熟之後,麵粉廠立刻就拉走。

 天時不等人,從這個好天氣,要儘快收小麥,要不然趕上陰雨綿綿的壞天氣,這些小麥都會在地裡發芽。”

 “李村長別發火,我們麵粉廠既然已經約定好,一定會來收小麥。”

 李村長聽到麵粉廠夥計的承諾,他這才放心下來。

 今年由於南方地區水稻大豐收,特別是交趾和暹羅這兩個水稻主產區,境內的鐵路網都已經建設完畢。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

 他立刻指揮組下調換車輛,讓一輛空車去接盒子裡的小麥。

 這個盒子內的空間非常大,足足裝滿了一輛半的車斗。

 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一畝地就被收割機收割完成。

 張山驚訝的嘴巴都快合不上,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小時候給百戶種田,他們全家老小一起出動,一天也就收割不到兩畝地。

 收割機一天能輕鬆收割一百多畝地,效率的提升太恐怖。

 種田的效率提升,農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他們可以離開農村,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張山正驚訝於收割機的強大,李村長卻帶著人,把已經粉碎的小麥杆,直接一把大火點燃。

 劇烈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向天空之中。

 張山看到李村長等收割機離得較遠時,周圍又沒有人員,他才下令點燃地中的秸稈。

 他對於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

 現摘的收割機無法保留完整的秸稈,細碎的秸稈不好收拾。

 不點燃秸稈,秸稈裡面會有蟲害,導致明年大幅減產。

 這波麥子收割完,又需要繼續種植下一波冬小麥。

 留在地中的秸稈,會與農作物一起爭搶養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

 秸稈燒掉的草木灰,還能進行肥田。

 李村長看到收割機的效率,他感慨的說道:“現在這種新機械,真是越來越多。

 有人已經上村子裡推廣農用機械,接下來翻地和播種,都不需要人和牛來完成。

 隨著技術發展下去,兩個人就能輕鬆播種百畝田地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張山點頭說道:“農用機械最出色的一點,那就是能讓體力較弱的婦女,耕種多畝田地。

 壯勞力可以前往城市打工。

 這樣一戶人家就有兩個人賺錢,他們必定能獲得幸福。”

 張山沒有離開過農村,他都感受到鄉間的變化太劇烈了。

 沒有來過農村的人,見到農村的新變化,他們會更加震驚,現在的農村,與他們想象的農村完全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老大,你這麼快就沒油了。

 現在的油真是太貴了,一升油就要五枚銅幣,加滿油箱需要二百五十枚銅幣。

 我看我們就是二百五,養馬車那時多好。”

 張山忍不住說道:“放屁,你那是根本不養馬,不知道你爹養馬的苦。

 馬的食料一點也不便宜,還很容易得病。

 治一次病,幾百枚銅幣就給了獸醫。

 三輪貨車多好侍弄,不需要吃炒料,也不會得病。

 最關鍵的一點,三輪貨車可以不休息,連軸轉好些天。

 馬高強度拉車半天,它就必須要休息一會兒。

 三輪貨車能拉十幾噸的貨物,貨運馬車才能拉多少?”

 張山訓斥手下時,他把油箱裡的油,全部倒進油箱之中。

 “五枚銅幣一升油,這個價格不算貴。

 要不是朝廷管控油價,你信不信會長到五枚銀幣一升油,真是這個價格,只有權貴才能開得起車。”

 張山繼續開車上路,車隊之中偶爾有油耗光,停車給車補充油料,他們很快就跟上大部隊。

 他們撤退很快趕到目的地,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麥田。

 一名鬍鬚有些發白的村長,正在衝著一名年輕人叫嚷。

 “你們麵粉廠怎麼回事,我僱用的收割機都已經到了,麵粉廠的運輸車怎麼還不來。

 我們當時和麵粉廠簽訂契約,就是小麥成熟之後,麵粉廠立刻就拉走。

 天時不等人,從這個好天氣,要儘快收小麥,要不然趕上陰雨綿綿的壞天氣,這些小麥都會在地裡發芽。”

 “李村長別發火,我們麵粉廠既然已經約定好,一定會來收小麥。”

 李村長聽到麵粉廠夥計的承諾,他這才放心下來。

 今年由於南方地區水稻大豐收,特別是交趾和暹羅這兩個水稻主產區,境內的鐵路網都已經建設完畢。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

 他立刻指揮組下調換車輛,讓一輛空車去接盒子裡的小麥。

 這個盒子內的空間非常大,足足裝滿了一輛半的車斗。

 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一畝地就被收割機收割完成。

 張山驚訝的嘴巴都快合不上,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小時候給百戶種田,他們全家老小一起出動,一天也就收割不到兩畝地。

 收割機一天能輕鬆收割一百多畝地,效率的提升太恐怖。

 種田的效率提升,農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他們可以離開農村,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張山正驚訝於收割機的強大,李村長卻帶著人,把已經粉碎的小麥杆,直接一把大火點燃。

 劇烈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向天空之中。

 張山看到李村長等收割機離得較遠時,周圍又沒有人員,他才下令點燃地中的秸稈。

 他對於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

 現摘的收割機無法保留完整的秸稈,細碎的秸稈不好收拾。

 不點燃秸稈,秸稈裡面會有蟲害,導致明年大幅減產。

 這波麥子收割完,又需要繼續種植下一波冬小麥。

 留在地中的秸稈,會與農作物一起爭搶養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

 秸稈燒掉的草木灰,還能進行肥田。

 李村長看到收割機的效率,他感慨的說道:“現在這種新機械,真是越來越多。

 有人已經上村子裡推廣農用機械,接下來翻地和播種,都不需要人和牛來完成。

 隨著技術發展下去,兩個人就能輕鬆播種百畝田地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張山點頭說道:“農用機械最出色的一點,那就是能讓體力較弱的婦女,耕種多畝田地。

 壯勞力可以前往城市打工。

 這樣一戶人家就有兩個人賺錢,他們必定能獲得幸福。”

 張山沒有離開過農村,他都感受到鄉間的變化太劇烈了。

 沒有來過農村的人,見到農村的新變化,他們會更加震驚,現在的農村,與他們想象的農村完全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老大,你這麼快就沒油了。

 現在的油真是太貴了,一升油就要五枚銅幣,加滿油箱需要二百五十枚銅幣。

 我看我們就是二百五,養馬車那時多好。”

 張山忍不住說道:“放屁,你那是根本不養馬,不知道你爹養馬的苦。

 馬的食料一點也不便宜,還很容易得病。

 治一次病,幾百枚銅幣就給了獸醫。

 三輪貨車多好侍弄,不需要吃炒料,也不會得病。

 最關鍵的一點,三輪貨車可以不休息,連軸轉好些天。

 馬高強度拉車半天,它就必須要休息一會兒。

 三輪貨車能拉十幾噸的貨物,貨運馬車才能拉多少?”

 張山訓斥手下時,他把油箱裡的油,全部倒進油箱之中。

 “五枚銅幣一升油,這個價格不算貴。

 要不是朝廷管控油價,你信不信會長到五枚銀幣一升油,真是這個價格,只有權貴才能開得起車。”

 張山繼續開車上路,車隊之中偶爾有油耗光,停車給車補充油料,他們很快就跟上大部隊。

 他們撤退很快趕到目的地,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麥田。

 一名鬍鬚有些發白的村長,正在衝著一名年輕人叫嚷。

 “你們麵粉廠怎麼回事,我僱用的收割機都已經到了,麵粉廠的運輸車怎麼還不來。

 我們當時和麵粉廠簽訂契約,就是小麥成熟之後,麵粉廠立刻就拉走。

 天時不等人,從這個好天氣,要儘快收小麥,要不然趕上陰雨綿綿的壞天氣,這些小麥都會在地裡發芽。”

 “李村長別發火,我們麵粉廠既然已經約定好,一定會來收小麥。”

 李村長聽到麵粉廠夥計的承諾,他這才放心下來。

 今年由於南方地區水稻大豐收,特別是交趾和暹羅這兩個水稻主產區,境內的鐵路網都已經建設完畢。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

 他立刻指揮組下調換車輛,讓一輛空車去接盒子裡的小麥。

 這個盒子內的空間非常大,足足裝滿了一輛半的車斗。

 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一畝地就被收割機收割完成。

 張山驚訝的嘴巴都快合不上,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小時候給百戶種田,他們全家老小一起出動,一天也就收割不到兩畝地。

 收割機一天能輕鬆收割一百多畝地,效率的提升太恐怖。

 種田的效率提升,農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他們可以離開農村,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張山正驚訝於收割機的強大,李村長卻帶著人,把已經粉碎的小麥杆,直接一把大火點燃。

 劇烈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向天空之中。

 張山看到李村長等收割機離得較遠時,周圍又沒有人員,他才下令點燃地中的秸稈。

 他對於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

 現摘的收割機無法保留完整的秸稈,細碎的秸稈不好收拾。

 不點燃秸稈,秸稈裡面會有蟲害,導致明年大幅減產。

 這波麥子收割完,又需要繼續種植下一波冬小麥。

 留在地中的秸稈,會與農作物一起爭搶養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

 秸稈燒掉的草木灰,還能進行肥田。

 李村長看到收割機的效率,他感慨的說道:“現在這種新機械,真是越來越多。

 有人已經上村子裡推廣農用機械,接下來翻地和播種,都不需要人和牛來完成。

 隨著技術發展下去,兩個人就能輕鬆播種百畝田地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張山點頭說道:“農用機械最出色的一點,那就是能讓體力較弱的婦女,耕種多畝田地。

 壯勞力可以前往城市打工。

 這樣一戶人家就有兩個人賺錢,他們必定能獲得幸福。”

 張山沒有離開過農村,他都感受到鄉間的變化太劇烈了。

 沒有來過農村的人,見到農村的新變化,他們會更加震驚,現在的農村,與他們想象的農村完全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老大,你這麼快就沒油了。

 現在的油真是太貴了,一升油就要五枚銅幣,加滿油箱需要二百五十枚銅幣。

 我看我們就是二百五,養馬車那時多好。”

 張山忍不住說道:“放屁,你那是根本不養馬,不知道你爹養馬的苦。

 馬的食料一點也不便宜,還很容易得病。

 治一次病,幾百枚銅幣就給了獸醫。

 三輪貨車多好侍弄,不需要吃炒料,也不會得病。

 最關鍵的一點,三輪貨車可以不休息,連軸轉好些天。

 馬高強度拉車半天,它就必須要休息一會兒。

 三輪貨車能拉十幾噸的貨物,貨運馬車才能拉多少?”

 張山訓斥手下時,他把油箱裡的油,全部倒進油箱之中。

 “五枚銅幣一升油,這個價格不算貴。

 要不是朝廷管控油價,你信不信會長到五枚銀幣一升油,真是這個價格,只有權貴才能開得起車。”

 張山繼續開車上路,車隊之中偶爾有油耗光,停車給車補充油料,他們很快就跟上大部隊。

 他們撤退很快趕到目的地,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麥田。

 一名鬍鬚有些發白的村長,正在衝著一名年輕人叫嚷。

 “你們麵粉廠怎麼回事,我僱用的收割機都已經到了,麵粉廠的運輸車怎麼還不來。

 我們當時和麵粉廠簽訂契約,就是小麥成熟之後,麵粉廠立刻就拉走。

 天時不等人,從這個好天氣,要儘快收小麥,要不然趕上陰雨綿綿的壞天氣,這些小麥都會在地裡發芽。”

 “李村長別發火,我們麵粉廠既然已經約定好,一定會來收小麥。”

 李村長聽到麵粉廠夥計的承諾,他這才放心下來。

 今年由於南方地區水稻大豐收,特別是交趾和暹羅這兩個水稻主產區,境內的鐵路網都已經建設完畢。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

 他立刻指揮組下調換車輛,讓一輛空車去接盒子裡的小麥。

 這個盒子內的空間非常大,足足裝滿了一輛半的車斗。

 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一畝地就被收割機收割完成。

 張山驚訝的嘴巴都快合不上,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他小時候給百戶種田,他們全家老小一起出動,一天也就收割不到兩畝地。

 收割機一天能輕鬆收割一百多畝地,效率的提升太恐怖。

 種田的效率提升,農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他們可以離開農村,過著更加精彩的生活。

 張山正驚訝於收割機的強大,李村長卻帶著人,把已經粉碎的小麥杆,直接一把大火點燃。

 劇烈燃燒產生的煙霧,飄向天空之中。

 張山看到李村長等收割機離得較遠時,周圍又沒有人員,他才下令點燃地中的秸稈。

 他對於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意外。

 現摘的收割機無法保留完整的秸稈,細碎的秸稈不好收拾。

 不點燃秸稈,秸稈裡面會有蟲害,導致明年大幅減產。

 這波麥子收割完,又需要繼續種植下一波冬小麥。

 留在地中的秸稈,會與農作物一起爭搶養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一把火燒掉。

 秸稈燒掉的草木灰,還能進行肥田。

 李村長看到收割機的效率,他感慨的說道:“現在這種新機械,真是越來越多。

 有人已經上村子裡推廣農用機械,接下來翻地和播種,都不需要人和牛來完成。

 隨著技術發展下去,兩個人就能輕鬆播種百畝田地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張山點頭說道:“農用機械最出色的一點,那就是能讓體力較弱的婦女,耕種多畝田地。

 壯勞力可以前往城市打工。

 這樣一戶人家就有兩個人賺錢,他們必定能獲得幸福。”

 張山沒有離開過農村,他都感受到鄉間的變化太劇烈了。

 沒有來過農村的人,見到農村的新變化,他們會更加震驚,現在的農村,與他們想象的農村完全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老大,你這麼快就沒油了。

 現在的油真是太貴了,一升油就要五枚銅幣,加滿油箱需要二百五十枚銅幣。

 我看我們就是二百五,養馬車那時多好。”

 張山忍不住說道:“放屁,你那是根本不養馬,不知道你爹養馬的苦。

 馬的食料一點也不便宜,還很容易得病。

 治一次病,幾百枚銅幣就給了獸醫。

 三輪貨車多好侍弄,不需要吃炒料,也不會得病。

 最關鍵的一點,三輪貨車可以不休息,連軸轉好些天。

 馬高強度拉車半天,它就必須要休息一會兒。

 三輪貨車能拉十幾噸的貨物,貨運馬車才能拉多少?”

 張山訓斥手下時,他把油箱裡的油,全部倒進油箱之中。

 “五枚銅幣一升油,這個價格不算貴。

 要不是朝廷管控油價,你信不信會長到五枚銀幣一升油,真是這個價格,只有權貴才能開得起車。”

 張山繼續開車上路,車隊之中偶爾有油耗光,停車給車補充油料,他們很快就跟上大部隊。

 他們撤退很快趕到目的地,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小麥田。

 一名鬍鬚有些發白的村長,正在衝著一名年輕人叫嚷。

 “你們麵粉廠怎麼回事,我僱用的收割機都已經到了,麵粉廠的運輸車怎麼還不來。

 我們當時和麵粉廠簽訂契約,就是小麥成熟之後,麵粉廠立刻就拉走。

 天時不等人,從這個好天氣,要儘快收小麥,要不然趕上陰雨綿綿的壞天氣,這些小麥都會在地裡發芽。”

 “李村長別發火,我們麵粉廠既然已經約定好,一定會來收小麥。”

 李村長聽到麵粉廠夥計的承諾,他這才放心下來。

 今年由於南方地區水稻大豐收,特別是交趾和暹羅這兩個水稻主產區,境內的鐵路網都已經建設完畢。

 大量廉價的水稻,直接衝擊帝國的市場,導致大米的價格下跌,進而導致麵粉的價格下跌。

 大米與麵粉的價格都下跌,水稻與小麥的價格不可能維持得住。

 他們村與麵粉廠簽約的價格,是按照去年的價格簽訂。

 這種叫做訂單農業的新路子,聽說是上面大人物要試點。

 李村長不懂試不試點,他就怕麵粉廠不認這個訂單,那就只能廉價處理地中的小麥。

 趙山聽到兩人的爭吵,他拿著契約書走過來,說道:“我就是麵粉廠派來拉小麥。”

 麵粉廠的夥計看完契約書,他點頭說道:“契約書無誤,我會跟隨張先生的車隊回到麵粉廠。

 東家已經提前吩咐,只要小麥入倉庫,銀幣就會按照契約書上的價格結算。”

 李村長聽到這個消息,他立刻高興不已,通知好不容易叫來的收割機,可以下麥田收割小麥。

 張山指揮手下把三輪貨車開到田邊的指定位置。

 這個位置旁邊,停著一輛好像小型起重機的車輛。

 他看向已經緩緩下田的收割機。

 張山認識收割機,只不過以前是蒸汽機收割機,效率有些低,機器還經常出故障,除了帝國的大農場之外,其他地方很少用。

 現在的收割機,卻是與他們三輪貨車上面一樣的柴油機。

 收割機有兩條鐵鏈條,它好像火車在鐵軌上滾動一般,有一些小鐵輪壓著鏈條向前滾動。

 收割機的前方,是一個很鋒利的滾籠。

 滾籠滾過麥田,上面鋒利的刀片,就把麥穗兒吸進收割機之中。

 張山知道收割機內部,有一個類似打穀機的結構,把收割的麥穗,打成一粒粒麥子。

 收割機過後,留下攪碎的麥杆兒,鋪成了一道道黃線。

 張山看到收割機很快停止收割,他停靠在起重機旁邊。

 起重機從收割機上拽出一個大鐵盒子,他吊起這個大鐵盒子,來到三輪貨車車斗前方的位置。

 收割機的駕駛員,直接拽出鐵盒子的插銷。

 鐵盒子下方開口打開,大量的麥子從鐵盒子裡流了出來。

 鐵盒子中的麥子,很快就把一輛三輪貨車的車斗填滿。

 收割機駕駛員眼疾手快,立刻關上了剛剛打開的開口。

 張山看到收割與裝卸小麥的速度,他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