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539章 參觀趙國(第2頁)

    魏王蘇虎等人,聽著趙王蘇熊的講述。

    他們都下定決心,建國初期的首要問題,就是把城牆建造好。

    只憑美洲這裡土著部落的實力。謄

    只要建造好鋼筋水泥結構的城牆。

    哪怕是幾百上千名新兵守城,他們憑藉城牆,也能守住十倍以上的敵人進攻。

    城內的移民,也會更有安全感。

    移民太過金貴,儘量減低意外死亡的情況。

    他們正走到大街上,看到一隊士兵押著數十名,穿著簡單棉衣的土著男子,向城外走去。

    趙王蘇熊看到眾人眼神中的疑惑。

    他介紹道:“這些都是我們俘虜的土著部落青壯年。謄

    美洲這裡缺乏大型的牲畜,翻耕土地捨不得用牛和馬,它們主要作用是繁衍種群,生出更多的小牛和小馬。

    主要糧食,土豆和玉米又不需要精耕細作。

    趙國耕地主要靠人力,漢人移民哪怕不識字,也能做一些木匠泥瓦匠等更精巧的活計。

    耕地這種重體力勞動,主要靠美洲這裡的奴隸。

    土著部落俘虜的女人,分配給立功的移民。

    這也實現了,我們分配老婆的承諾。”

    魏王蘇虎等人看著這些土著俘虜。謄

    這將是他們之後建國,主要的廉價勞力。

    這些人的長相,與他們相差不大。

    根據大華國內的經驗,外貌相差不大的俘虜,特別是沒有文化傳承的群體。

    除了少部分人,第一代俘虜很難融入社會之中。

    但是第二代,特別是混血的第二代,很容易就能融入社會。

    他們學習華夏文化,成為真正的國人。

    只要能挺過建國初期,之後的情況會越來越好。謄

    土著部落的存在,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趙王蘇熊帶著眾人來到軍營之中。

    趙國軍隊穿著盔甲,腰間別著亮閃閃的鋼刀,正在練習火帽槍的準度。

    趙王蘇熊提醒道:“軍隊才是我們在這個陌生地方,安身立命的保障。

    國家可以窮一些,咬咬牙就能挺過去。

    糧食可以少一些,大不了一天吃兩頓,多捕獵一些魚和野獸。

    唯獨軍隊,必須要重視。謄

    懦弱的軍隊,無法在這裡生存。”

    趙王蘇熊說完之後,他輕笑一聲,道:“你們都是將軍,肯定會極為重視軍隊。

    不知道前往非洲的鄭王,他這個文官出身的人,能否在當地活下來。”

    魏王蘇虎等人,看著趙國軍隊軍容整齊,紀律嚴明,軍人的槍法還非常準。

    這些人已經不再是新兵,都是非常熟練的老兵。

    上過戰場的熟練老兵與毛毛躁躁的新兵,他們這些沙場宿將,一眼就能看出來。

    魏王蘇虎看著趙國士兵的裝備,火帽槍他能理解。謄

    子彈需要的加工技術太高端,以趙國的工業實力,根本沒辦法制造子彈。

    退而求其次,火帽的製造,只需要有最基本的化工業。

    大華培養的大學生,他們花費高價能招募。

    只要不缺原料,火帽這種簡單的化工產品,哪怕是手工式生產,都能供應不多的軍隊。

    火帽槍也是低端的後膛槍,它怎麼看也比前膛槍的射速高。

    魏王蘇河看不懂的情況,趙國的士兵,怎麼會重新穿上鎧甲。

    他跟隨皇帝蘇河起義以來,除了在早期穿過盔甲。謄

    火繩槍大量裝備軍隊,盔甲就不在裝備軍隊。

    魏王蘇虎把他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趙王蘇熊笑著解釋道:“這件事情很簡單。

    盔甲的成本極高,它防備火器的能力又不強。

    咱們在國內不裝備盔甲,那是因為對手也有火器,新兵補充又比較容易。

    我們現在面對的土著部落,他們最先進的武器,也只不過是弓箭。

    盔甲對於弓箭的防護,數千年的戰爭,證明它的實用性。謄

    手下的軍隊,想要補充非常困難,陣亡一個都會讓我們極為心痛。

    盔甲能保護士兵,免受土著部落的攻擊。

    穿上盔甲的性價比極高,當然要大量裝備盔甲。”

    趙王蘇熊的這一番話,讓魏王叔虎等人意識到,他們以往的經驗,不能套用在美洲這裡。

    必須要根據這裡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戰略與戰術。

    他們在趙國軍營參觀,吸納趙王蘇熊用血與淚總結出的經驗。

    他們在軍營之中逗留很久,大有收穫之後離開軍營。謄

    他們一行人趕往趙國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