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536章 捷報 鐵甲艦(第2頁)

他們昨天已經接到消息,今天御前會議主要討論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與北海相關。

皇帝蘇河看著這些大臣,他開心的笑道:“北海的戰果,大家已經瞭解,這場戰爭洪瀚打得非常好,在暴雪之前結束戰爭。

北海的資源很豐富,有著露天銅礦和鐵礦,還有豐富的林木資源。

現在那裡已經安全,內閣應該加大移民力度,讓漢人徹底佔據北海。

朕絕不允許龐大的北海,大部分居民都是蒙古人。

朝廷無法控制當地,必然會讓蒙古部落產生不該有的野心。”

皇帝蘇河的話音剛落,負責移民事宜的內閣大臣王言虎,他立刻站起來說道:“陛下,內閣也知道移民是掌控當地,最便捷的方法。

但這個方法,現在根本行不通。

海外總督府需要的移民太多,我們計劃移民數千萬,已經移民五分之二。

國內大量的移民,全部轉移到海外總督府。

更何況海外總督府糧食產量更高,一年可以三熟或是四熟。

那裡還四季如春,生活比較安逸。

北海地區與海外總督府完全無法比較。

據臣瞭解,北海那裡環境惡劣,極為寒冷。

朝廷這些年用戲曲,宣傳蘇武牧羊。

百姓對於北海的情況,有著最基本的瞭解。

他們基本把北海,等於是苦寒之地。

北海那裡無法種植生長週期較長的水稻和小麥,只能種一些抗寒玉米。

百姓真的想移民,他們不會考慮北海,直接選擇海外總督府。”

皇帝蘇河聽著內閣大臣王言虎的介紹。

這確實是現在國內的情況。

朝廷為了宣傳蘇武等一批等一批名人祖先。

對他們的事蹟,進行了些許的優化。

北海在宣傳之中,就是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的苦寒之地。

如果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家裡孩子太多,想要移民改善生活。

他肯定讓孩子去種田環境更好的海外總督府,而不是印象中極為惡劣的北海。

除了流放的囚犯,朝廷又不能強制移民,這樣做管理的成本太高。

哪怕是把罪犯全部流放到北海,罪犯的數量也無法達到,北海那裡需要的最低人數。

朝廷想要永久佔據北海,還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皇帝蘇河看著乾清宮內的大臣,諮詢道:“王愛卿所憂慮的事情確實存在。

眾位愛卿,有沒有良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眾人聽到皇帝蘇河的問話,他們都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很快就被其他人找到漏洞,這些方案不可行。

首相魏時鳴一直在緊皺眉頭思索,他作為當朝首相,必須要有首相的實力。

他的前任王仲策,留給他的壓力太大。

魏時鳴不斷吸取其他大臣的意見。

他靈光一閃,站起身向皇帝蘇河彙報道:“陛下,臣想到了一個辦法。

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漢人勢力掌握北海。

北海那裡可耕種的土地,條件沒有海外總督府好。

正常的農戶,他們肯定不願意去北海。

但還有一個群體願意去北海種地,那就是農場主。

在南洋總督府,商賈們購買大量土地,他們購買奴隸,種植農場的作物。

我們可以讓這些農場主,前往北海種地。

再加上少府在北海辦的公司,開採加工礦產和林木。

北海那裡漢人數量足夠,朝廷不會丟失掌控權。

帝國的主要目的,不讓北海是蒙古人一家獨大。

等到國內人口漸漸增長,再把願意去北海的漢人,移民到那裡。”

皇帝蘇河聽到首相魏時鳴的建議。

現在國內的形勢,這麼做確實是折中的辦法。

那些農場主,購買大量奴隸,前往北海種田。

他們的勢力也很龐大,確實能遏制蒙古部落在北海的發展。

御前會議,又討論了北海的地位。

皇帝蘇河最終決定設立北海省,但北海太荒涼,大部分地區現在還沒有人煙。

只確立了幾個城的修建計劃。

大部分城,圍繞北海湖和礦產修建。

………………………………

臨近除夕,皇帝蘇河聽到重大喜訊。

他帶著大臣,乘坐火車,再次前往秦皇島軍港。

皇帝蘇河心心念唸的鐵甲艦,它終於完成海試,這種鐵甲艦徹底定型,隨時可以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