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433章 抗寒糧種 刑徒軍(第2頁)

蘇河最產量,這些抗寒農作物產量,有中原地區七成左右。

這個已經是極高的產量,這說明在大草原上搞農業,完全可行。

特別是漠北蒙古地區,沙地眾多,那裡十分乾旱。

土豆和玉米,它們在主糧之中,都是極其抗旱的存在。

蘇蜀好奇的問道:「小林叔叔,這也太神奇了,你們怎麼能知道哪種玉米抗寒。

要不是我真的瞭解,還以為它出現在神話故事之中。」

蘇林看了一眼皇帝蘇河,他才解釋道:「育種這件事,哪有什麼捷徑。

它只有一個秘訣。

廣撒網,適者生存。

就比如抗寒玉米,我們帶去兩千多個,通過各種手段,誘導變異和雜交的玉米品種。

在黑龍江農場早春和晚秋時節,把它們種在當地。

兩千多個品種,只有三十七個品種正常生長,十一個品種達到最低產量要求。

我們以這十一個品種的祖代為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選種。

重複這種過程,持續不斷的育種,再加上一點點運氣,這才選出合適的品種。」

蘇蜀聽完之後,他瞪大眼睛,一副非常好奇的樣子。

蘇河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道:「你們很快就會上大學,到時候就知道科學的力量。」

他轉頭向蘇林問道:「第一批種子夠不夠。」

蘇林語氣輕鬆的說道:「我在黑龍江育種中心已經繁育這兩個品種。…。

蘇林語氣輕鬆的說道:「我在黑龍江育種中心已經繁育這兩個品種。…。

同時進行大規模試種,確認這些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能正常生長。

第一批作物已經收割,它們就是能上市售賣的種子。

土豆種子有一噸,玉米種子有三噸,都在地窖中保存,不會發黴腐壞。

但這些種子,還要供應東三省,只能抽掉四分之一。

玉米是雜交品種,無法再次留種種植。」

蘇河聽到種子有這麼多,他滿意的說道:「先期推廣,這些種子足夠用了。

你們立下很大的功勞,朕稍後會獎勵你們。

這項計策真的能成功,你們將會名傳青史。」

蘇河瞭解清楚,他帶著兒女繼續遊覽科學院農業所,這裡有很多新奇的東西,兒女們玩兒的很開心。

………………………………

蘇河在乾清宮,翻看首相王仲策的奏疏。

他提出來的政策,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這已經是最終版本。

為了維持表面的和平,在草原上派遣的劫掠小隊,以馬匪的名義。

之後對他們進行冊封,也是以招安的名義。

王仲策經過多次修改,不再選派尋常百姓,去擔當真正

的匪徒。

一個良善的百姓在土匪窩生存太久,也會變成匪性深重的人。

王仲策選擇小步快走的方式,先期進行試驗,選用一個特殊的人群——囚犯。

這些人在朝廷的內部代號是刑徒軍。

蘇河翻看著王仲策的理由。

重刑犯在監獄之中,接受著相對嚴苛的管理。

這些人已經變得服從團隊管理,軍隊最重要的就是紀律,他們已經滿足。

刑徒軍主要以百人規模的小規模作戰團隊為主,紀律性更加重要。

選取重型犯成立刑徒軍,這是對於他們的處罰。

這些該死的人,真的死在大草原上,誰都不會心痛。

隨著異族奴隸的引入,重刑犯的勞改強度降低很多。

他們在較為安全的工程勞改,這也起不到處罰的作用。

王仲策決定廢物利用,用囚犯驗證他這個計策是否能成功。

刑徒軍都是比較兇狠的人,戰鬥能力也比較出色,不用前期長時間的訓練。

朝廷也不害怕他們被放出去之後,一跑了之。

刑徒軍的選擇,朝廷會進行相關審核,都是選取在國內有牽扯的人。

辦好朝廷吩咐的事,有機會洗白自己,有重新做人的機會。

脫離刑徒軍逃跑,他們在國內的親人就會受到處罰。

只要不是天生心性薄涼之人,這些人都知道怎麼選。

只要不是天生心性薄涼之人,這些人都知道怎麼選。

朝廷掌握的籌碼太多,拿出一點點就能讓這些人拼命爭搶。

即使有少量逃跑的人,他也會變成其他人的功績。

蘇河看著王仲策提出的政策,這個政策較為完善,他立刻批准實施。

今後的蒙古地區,有屯田軍和刑徒軍一明一暗,鎮壓當地的遊牧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