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198章 諸子思想 糖藥(第2頁)

  養殖技術需要持續不斷投入,科學院只靠養殖技術賺不到錢。

  但它卻是牧民生存,必不可少的技術。

  這種投入大產出少的產業,只能依靠官府投入。

  等到科學院養殖技術,超越了蒙古族的經驗。

  讓蒙古人賺到比以往多幾倍的銀幣,這些蒙古部落就離不開秦王府。

  蘇河看到報紙上,第二版是冒襄等人與心學的爭論。

  冒襄現在是吏部的一名七品小官。

  他的同學,很多人都選擇當一名知縣,正式步入仕途。

  冒襄這個人,搞起了學術。

  他不知受到了什麼刺激,掀起學習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浪潮。

  有很多不喜歡心學,又瞭解到蘇河極度討厭朱程理學。

  他們跟著冒襄一起,學習先秦思想。

  大部分人沒有脫離儒家。

  但有一些人直接打出法家和墨家的旗號,他們現在還是少數。

  看到秦王蘇河沒有理會他們,這些人勢力漸漸壯大。

  蘇河更加欣喜這種變化,朝堂上所有文官都出自心學。

  一個行動力更強的文官集團出現,對王權也是一種損害。

  他屬於勢力的開創者,具有無上的權威和強大軍隊的支持。

  蘇河的後代,未必能抗衡強大的文官集團。

  現在文官集團從思想上開始分裂,必然會形成一個個利益集團。

  這是一個好現象,蘇河還在後面推波助瀾。

  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也應該傳承下去。

  蘇河放開報紙,這些諸子百家思想,都設立屬於自己的報紙,宣傳自己的思想。

  其中《儒家》報紙的主編就是冒襄。

  但這些人,依然喜歡在炎黃日報上打口水仗。

  炎黃日報的影響最大,可以對他們的學派,產生極大的宣傳作用。

  蘇河本以為冒襄宣傳,是講究周禮的儒家。

  他看冒襄的宣傳,才發現他信奉的是公羊派。

  冒襄摒棄限制王權的內容,重點宣傳大復仇理論。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在冒襄的扇動下,蘇河和娜仁的聯姻還掀起一些波瀾。

  蘇河沒有處罰冒襄,一個勢力內部,肯定會有鴿派和鷹派。

  只要不是投降派,那就不需要處理。

  現在朱程理學導致社會整體風氣內殘外忍,這不利於之後的海外開拓。

  蘇河看著冒襄引起大討論的文章。

  他直接拿蘇河稱呼說事。

  指責秦王府沒有設置禮部,所有官員都是酒囊飯袋,臣子對秦王的稱呼都沒有設置好。

  冒襄點名批評,太常寺卿宋康年。

  說他當年主持秦王稱王大典,完全就是瞎搞一通,給他們文人丟盡臉。

  他如果是宋康年,一定會羞愧的跳河,根本沒有臉活在這個世上。

  冒襄引經據典,提出大家對秦王蘇河的稱呼,應該稱為“大王”或是“王上”。

  “殿下”這種稱呼,明顯是藩王所用稱呼,與秦王的諸侯王位格不符。

  這種稱呼,暗指秦王地位不如崇禎。

  甚至是用心險惡,想要暗示眾人,秦王只想偏安一隅,沒有爭霸天下之心。

  蘇河看到這裡,他也有些無語。

  當時根本沒想那麼多,他只是讓宋康年,選擇一個百姓最常說,也最熟悉的稱謂。

  宋康年也不是專精禮學的人。

  專精禮學的儒家大儒,都被吊死在大理寺衙門前。

  現在冒襄已經開始扇動輿論,攻擊太常寺卿宋康年。

  蘇河又翻了幾份報紙,發現有一些小報,暗戳戳的攻擊首相王仲策和其他官員。

  說這些人沒有提醒使用“殿下”這個稱呼不對,這是在自降秦王身份,他們居心不良。

  蘇河立刻叫來,在門外等待的秘書處處長田家鵬。

  “秦王殿……”

  蘇河看著田家鵬撓了撓頭髮,一臉窘迫的樣子。

  “沒想到這事,已經搞的這麼大,影響了我們君臣之間的交流。

  你是我的近臣,影響都這麼大。

  對其他大臣,影響會更大。

  秘書處公佈出去,今後對我的稱謂,直接叫‘王上’,之後改‘皇上’也更方便。

  省著這些讀書人,在那裡瞎猜,搞得文武百官都不得安寧。”

  田家鵬聽到蘇河的吩咐,他暗中鬆了一口氣。

  “王上,我這就去辦。

  這是一件不大的事情,很快就會平息。”

  蘇河覺得這些人太閒,要給他們找點事情做。

  他記得陝西那裡有很多古墓。

  其中有的墓葬中,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典籍,其中就有《論語》、《道德經》、《韓非子》、《墨子》等諸子百家在先秦時期的著作。

  這些人要發揚諸子百家,總不能拿出一些,被後人隨意刪改的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