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158章 登上長城 威懾蒙古(第2頁)

  徐凱勝聽完,他就覺得秦王殿下氣魄很足。

  他們這些邊軍,一直都夢想收回河套地區。

  但實力不允許,依靠長城才能勉強防守住蒙古韃靼人。

  蘇虎住在長城上,他向投降的長城守軍將領,瞭解長城平時防禦蒙古騎兵的情況。

  親自考察長城的地形,瞭解大明長城的火力配置。

  他在各個長城防守要點,安排炮兵和相應的步兵。

  讓工兵重新修建長城的烽火臺系統。

  並根據現在完善的通信塔,通過各種旗幟和燈籠,傳遞更精確的信號。

  他也接到各個部隊的彙報,他們已經完全拿下寧夏地區的長城。

  部隊已經與吳傑部和李大壯部建立有效的聯繫,他們共同守衛長城。

  “報告軍長,有敵情。”

  蘇虎走出營帳,他看向左方長城上出現黑色的狼煙。

  他親自來到瞭望臺,這裡有很多單筒望遠鏡,固定對著某一個方向,沒有辦法移動。https://

  蘇虎看著黑色狼煙方向的望遠鏡。

  他定睛一看,出事的烽火臺是一座規模較小的烽火臺,它的名字叫做清水臺。

  望遠鏡內是一座通信塔,上面用令旗擺出簡單的信息。

  “蒙,騎三百。左,一千五。”

  他們遭受到蒙古騎兵三百人進攻,現在騎兵在他們的左前方,距離長城一千五百米。

  蘇虎感慨的說道:“我們先輩很早就通過狼煙和瞭望臺傳遞消息。

  為了找到哪個烽火臺釋放狼煙。

  瞭望臺處都有一個木筒,通過它只能看到相對應的烽火臺景象。

  這樣就不會看錯點燃狼煙的烽火臺,知道是哪個烽火臺出問題。

  我們現在的通信體系,只是對這種古老的長城通信體系進行改進。

  通過令旗傳遞消息,又有望遠鏡觀察情況。

  技術進步了一些,手段還是這個手段。”

  蘇虎立刻吩咐道:“傳令兵,通知清水臺。

  不到緊急時刻,不許動用大炮,儘量多抓一些俘虜。”

  只有三百名騎兵,也沒必要動用大炮,要抓更多的俘虜。

  瞭望塔附近樹立著通信塔,通過令旗,擺出蘇虎的命令。

  他們同時點燃白色的狼煙,通知其他瞭望塔,這裡有信息傳遞。

  通信塔白天使用黑白狼煙,夜晚使用紅綠煙花。

  吸引其他瞭望塔注意,同時表明事情的重要程度。

  黑狼煙和紅煙花,只有戰爭、天災等重要信息才允許使用。

  第三軍祝師杜波說道:“軍長,這個信息沒錯嗎?

  只有三百蒙古騎兵,他們就敢進攻長城。

  這些人也太大膽了,三百騎兵,這人數太少了。”

  杜波非常意外,三百蒙古騎兵,就敢進攻防守極為嚴密的長城。

  哪怕是蒙古人,不知道他們秦軍已經佔領長城。

  明軍在長城上,也部署數萬人,絕不是這三百人能抗衡,他們的膽子也太大了。

  “許總兵,我們軍中還有很多人,不太瞭解長城的作用,你給大家講一下。”

  陸波是軍校第二期學生,表現優異在第三軍當副祝師。

  曲向陽受傷,轉運回漢中醫院修養,他被任命為第三軍祝師。

  軍校第二期學生,大部分是自學成才。

  那時蘇河正在領兵作戰,他們只能閱讀蘇河寫的書籍。

  根本沒聽過蘇河幾節課,一些沒有在課本上的知識,這期學生就不太瞭解。

  許凱勝聽到蘇虎的吩咐,他露出和藹的笑臉。

  “蘇侯爺,各位將軍,那我就獻醜了。

  整個長城每年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戰役。

  如果不是草原受了極為嚴重的大災,比如冬天大規模白災,牛羊大規模凍死,很多部落都餓死人。

  或是崛起一個強力部落,統一了大片草原。

  比如蒙古的崛起,或是後金現在的崛起。

  一般情況下,草原遊牧民族,不會掀起大規模的戰爭。

  大規模戰爭,幾乎就是國戰,憑藉長城也無法完全抵抗。

  別說漢唐,就是前段時間,後金突破長城防線,都打到京城。

  我們明軍長城防守的目標,一直都是小規模的蒙古騎兵。

  沒有長城,這些蒙古騎兵,組織一二百人,就能南下打草谷。

  有了長城防守,幾百人的蒙古騎兵,就沒辦法突破長城防線。

  長城上面的烽火臺,主要目的也是通知各處敵軍的規模。

  敵人勢大,莪們就準備守城器械,請求援軍過來支援。

  敵人規模小,就派遣兵力去追擊。”

  蘇虎道:“許總兵說的沒錯,長城的主要作用,是防範小規模遊牧勢力的襲擊。

  別不把幾百人的小規模騎兵當回事。

  如果沒有長城擋著,他們進入長城內,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普通百姓,沒有能力擋住這些嗜殺成性的騎兵。

  我們華夏文明是農耕文明,必須依靠短暫的天時,完成耕種和收割。

  在這個時間,受到遊牧騎兵的襲擊,也會當個天時,導致一地糧食的絕收。”

  陸波聽完之後,他已經明白長城的作用。

  “軍長,我們進軍河套地區,也沿著黃河修一道長城嗎?”

  “未必會修建長城,但一定會建造類似的防禦工事。

  這是一道大工程,我沒有辦法做主,要看秦王殿下怎麼想。”

  蘇虎說完話,他看到前方清水臺上的烽火和狼煙已經熄滅。

  這是長城守軍,已經解決這些來襲的蒙古騎兵。

  “我們要給這些蒙古人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這裡已經換了主人。

  陸祝師,你過去審問這些蒙古人,他們是哪個部落。

  最好策反幾名蒙古人,讓他給我們當嚮導。

  茫茫大草原中,我軍現在還不熟悉環境,迷路就麻煩了。

  所有敢於進攻我們的蒙古部落,全部消滅掉。

  修建道路和堡壘,還需要很多勞工,這些蒙古人抓來當勞工正合適。

  我們要在這片區域,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參謀長秦相坤聽到蘇虎的話,他贊同道:

  “軍長說的對,大漢能發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敢進攻我們漢人,這種蒙古部落,絕對不能留。

  遵守規則的蒙古部落,我們可以和他們展開貿易。

  現在草原上,蒙古的勢力已經不強。

  秦王殿下說過,我們的大敵是建奴,某些蒙古部落可以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