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154章 線膛炮初顯威(第2頁)

炮兵陣地提前佈置好,他們炮兵師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

剩下就等到明軍進入炮火打擊範圍。

張瑜亮拿起一個望遠鏡,趴在禿嶺上方,觀察渭河方向。

他嘴上不斷說著各種參數,他的警衛拿出紙筆,記載的這些參數。

張瑜亮正在計算炮火覆蓋區域,炮彈落點的具體參數。

線膛炮精準度能達到二十米。

這種精準度不算高,但多門大炮齊射,進行火力覆蓋。

張瑜亮就能有選擇,在某一個地區,傾瀉大量的彈藥。

………………………………

甘州總兵王世寵作為先鋒官,帶領他麾下的士兵渡過渭河。

他們沿著渭河南岸,派出夜不收,騎著馬仔細探查周邊的環境。

所有地方都探查清楚,特別是左前方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坡。

他派遣自己隱藏的心腹,去調查那裡的情況。

夜不收很快調查歸來,他們詳細說明,自己調查到的情況。

他叫來副將,吩咐道:“你去向孫大人彙報,前方一切正常,沒有發現黃衣賊的蹤跡。

告訴孫大人,我帶著一隊一夜不收,繼續向前探索。”

王世寵看著副將帶領親兵,度過已經結冰的渭河。

這人是關寧軍出身,孫大人的心腹,專門負責盯著他。

這人是關寧軍出身,孫大人的心腹,專門負責盯著他。

王世寵看到副將走後,他留下前任甘州總兵柴實華的親信。

負責在這裡,接應準備渡河的明軍。

他帶著自己的心腹,以探索前方情況為理由,向著寶雞方向快速行軍。

孫承宗聽到他的心腹,彙報渭河南岸的情況。

“王世寵真的派兵探查清楚,渭河南岸沒有黃衣賊隱藏。”

這人老實的回答道:“孫大人明鑑,我派自己的親兵和王總兵的人,一起探查周圍的情況。

我敢保證,距離渭河四里之內,絕對沒有黃衣賊隱藏。

這個範圍,黃衣賊已經失去了突襲的突然性。

渭河南岸三四里的地方,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您現在用千里鏡,藉助月光也能看到對岸的情況。”

孫承宗來到這裡,他就用千里鏡看對岸的情況。

他們這麼多將領,都沒有發現對岸有黃衣賊的蹤跡。

他的心腹又彙報先鋒探查到的情況。

孫承宗下定決心,必須儘快度過渭河。

洪承疇領兵偽裝成主力,負責在渭河防線,吸引黃衣賊的注意力。

他帶領的都是新兵,頂不過黃衣賊幾輪進攻。

一旦黃衣賊戳破洪承疇的偽裝。

他們肯定會派出大量的人手,偵查他這支主力的動向。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孫承宗需要把握住這個時機,創造出更大的戰果。

他想到王世寵這段時間的表現,已經證明這人對大明的忠心。

王世寵是原甘州總兵柴實華的心腹。

他舉報柴實華暗中勾結黃衣賊,並把朝廷發下來的火槍,高價賣給黃衣賊的細作。

王世寵對大明朝忠心的耿耿,他發現柴實華的動作。

立刻就揭發柴實華的狼子野心。

孫承宗從柴世華的住處,搜出來大量黃衣賊製作的金幣。

這種黃衣賊特有的金銀錢幣,崇禎皇帝已經下嚴旨禁止流通。

持有黃衣賊的貨幣和報紙,罪行等同於謀反。

柴實華看到證據確鑿,他也沒有辦法抵賴。

只能承認,他懼怕黃衣賊,又經受不住黃衣賊的引誘,出賣很多明軍的機密情報。

孫承宗直接下令處死柴實華,他感到很慶幸。

還好那時是正式接收物資的時期。

柴實華沒有接觸到這次的作戰計劃。

要不然帶給明軍的危害,孫承宗都沒有辦法想象。

他表揚王世寵的忠誠之舉,把王世寵提拔為新任甘州總兵。

王世寵舉報柴實華,斷了黃衣賊在大明的內應。

黃衣賊已經放出消息,懸賞王世寵人頭一千兩銀幣。

黃衣賊已經放出消息,懸賞王世寵人頭一千兩銀幣。

孫承宗認定王世寵沒有辦法投降黃衣賊,他對大明朝忠心耿耿。

王世寵主動請纓,擔任先鋒官,探查黃衣賊的虛實。

孫承宗同意王世寵的請求,他為了以防萬一,還讓自己的心腹擔任王世寵的副官。

他了解到河對岸的情況,對將領們吩咐道:

“先讓陝西本地兵馬,度過渭河,並構建防禦工事。

之後其他軍隊立刻跟上,騎兵最後渡過渭河。”

孫承宗下達命令,讓軍隊分批渡河。

現在渭河冰封,一旦發現情況不對,這些步兵很容易逃回來。

他把渡河不容易的騎兵,放在最後渡河。

明軍開始逐漸渡河,家丁兵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棉襖。

這些都是當地士紳,貢獻出來的棉衣。

普通的軍戶,只能多裹上幾件破舊的單衣。

他們盡力讓自己跑起來,跑的稍微慢一些,身體就容易凍傷。

孫承宗看著大部隊已經度過渭河。

現在一輪紅日,也已經出現在天邊。

孫承宗用著千里鏡觀看河對岸,沒有在渭河對岸,發現黃衣賊的蹤跡。

“通知騎兵,開始過河。

其他部隊拔營,向著寶雞城方向前進。”

孫承宗終於放心下來,命令關寧鐵騎渡河。

他同時給渡過河的部隊下達命令,讓他們快速行軍,直奔寶雞城。

………………………………

韓叔涼趴在禿嶺上,用望遠鏡觀察明軍的動向。

“張師長,這可怎麼辦?

明軍的騎兵剛剛過河,明軍步兵也開始收拾營帳,準備繼續行軍。

現在進行炮擊,明軍騎兵直接跑掉了。

等明軍騎兵全部渡河,前方的步兵就走出重炮的攻擊範圍。”

張瑜亮看到韓叔涼在糾結,他笑著說道:“我們炮兵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儘量多的消滅,大明朝的有生力量。

明軍騎兵,有近衛軍負責對付他們,我們炮兵還是攻擊密集的敵人成果大。

世上哪有那麼多,兩全其美的事情。

只要達成基礎目標,我就不會猶豫。”

張瑜亮立刻吩咐道:“所有重炮,直接瞄準關寧軍所在的方向。”

他同時把重炮調整的參數,讓傳令兵發到每一個炮兵軍官手中。

炮兵軍官獲得這些參數,他們就能根據自己大炮所在的位置,調整射擊角度。

張瑜亮給出的參數,也儘量讓齊射標準統一。

不會出現烏龍事件,多門大炮攻擊同一目標。

張瑜亮在明軍發起渡河時,他就用望遠鏡仔細觀看明軍的營地。

他挑選有價值的目標,並詳細記錄他們的位置參數。

他挑選有價值的目標,並詳細記錄他們的位置參數。

炮兵師來這裡只有兩個旅。

這裡的炮兵師一共有三百五十門重炮,渭河南岸卻有十多萬人。

三百五十門重炮,炮擊十多萬人,所造成的戰果真不高。

如果集中炮擊關寧軍,所造成的戰果完全不同。

炮擊十多萬人,最多能讓這支明軍死傷一兩萬人,大部分軍隊都沒有被擊潰。

專門針對關寧軍,同樣是死傷一兩萬人,直接能把這支關寧軍打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