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142章 玻璃(第2頁)

他磨出來的透鏡,焦點最為準確,組成的千里鏡聚光效果好,看得非常清晰。

洪飛魚這個人,蘇河更瞭解他,這真是一個人才。

玻璃試製成功後,田家鵬提名洪飛魚為科學院院士,蘇河早前時候,已經批准這個申請。

洪飛魚帶領他的團隊,第一個配置出水泥。

現在又掌握玻璃的製造技術。

水泥和玻璃這兩個工業產品,對社會影響非常大,洪飛魚值得科學院院士這個頭銜。

蘇河走到漢中玻璃製造公司大門口。

蘇河走到漢中玻璃製造公司大門口。

總經理遊沙和總工洪飛魚,帶著公司的管理層和員工代表,在大門前等待蘇河。

他們看到蘇河到來,集體鞠躬,道:“熱烈歡迎秦王殿下,親自來給我們漢中玻璃製造公司,開爐儀式剪綵。”

洪飛魚的地位最高,作為漢中玻璃製造公司的代表,陪同蘇河視察玻璃製造公司。

蘇河直接讓洪飛魚,帶他去最重要的玻璃製造車間。

洪飛魚看到蘇河興致勃勃,準備進入玻璃製造車間。

他立刻攔下來,道:“秦王殿下,融化製造玻璃的材料,需要極高的溫度。

熔融狀態下的玻璃,稍微碰到人體,人就直接被燒成焦炭。

製造車間危險性太高,我們可以站在外面,透過玻璃牆,觀看裡面的情況。

我們成功之後,玻璃熔鍊的爐子一直在運行,爐子沒有熄過火。

爐子熄火,爐內的玻璃變成固態,整個玻璃製造生產線,就直接報廢了。

重啟整個生產線,需要重新進行調試,耗費很長時間。”

蘇河聽到洪飛魚這麼說,他也沒有頭鐵想進入車間。

製造業的生產車間,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意外,造成工傷。

生產車間出現意外,只能通過詳細檢查和安全培訓,儘量減少發生危險的次數。

想要避免意外,那根本不可能。

“好的,我就在外面剪綵。

生產車間工傷多嗎?”

洪飛魚聽到蘇河答應下來,他鬆了一口氣。

“秦王殿下,在嘗試玻璃配方,玻璃熔爐因為配方的原因,玻璃溶液多次溢出。

導致二十六人死亡,五十七人身體殘疾。

我們已經按照秦王府相關規定,對這些工人進行賠償。

玻璃配方試驗成功,也探索出玻璃的工業化生產。

玻璃生產線總體穩定,現在已經很少出現工傷。

出現工傷,主要是製作玻璃器具的工人,不小心被燙傷了。”

蘇河聽到這麼多工人出事,他有些心疼。

培養一個成熟的工人,需要很長時間。

但這是工業化過程,必不可少的代價。

只有不斷試錯,才知道哪一條是正確的道路。

洪飛魚給蘇河講解,不同玻璃配方,製造出玻璃的差別和它們不同的用處。

他們來到一面巨大的玻璃牆外面。

十多釐米厚的玻璃牆,把玻璃製造車間和外面隔開。

玻璃牆的透光性很好,蘇河站在外面,可以看到玻璃製造車間內的情況。

他看到玻璃製造車間,有幾個巨大的熔爐,正在熔鍊製造玻璃的材料。

遊沙和喬正華扯過來一根紅布條。

洪飛魚站一旁邀請道:“請秦王殿下,為我們漢中玻璃製造公司剪綵。”

蘇河拔出他腰間的佩劍,在這根紅布條上輕輕一劃,紅布條直接被切成兩半。

蘇河拔出他腰間的佩劍,在這根紅布條上輕輕一劃,紅布條直接被切成兩半。

周圍的掌聲響起,漢中玻璃製造公司正式成立了。

洪飛魚大喊一聲:“打開閥門,製作玻璃器具。”

有人轉身走近玻璃製造車間。

蘇河在外面看著,玻璃製造車間裡面的情況。

熔爐內滾燙的玻璃溶液,有工人通過吊索和齒輪,控制玻璃製造車間頂上的機械裝置。

在水車動力的作用下,機械裝置帶動一根鋼棍,不斷在玻璃溶液內順時針攪動。

攪動玻璃溶液,這是為了清除玻璃溶液內的氣體,防止玻璃固化後出現氣泡。

工人接到命令,他們通過操作控制桿,控制玻璃熔爐上面的閥門。

玻璃熔爐把門打開,玻璃溶液從熔爐內流出,順著溝槽流到指定位置。

蘇河順著玻璃牆向前走,他看到前方是玻璃板生產車間。

工人把溝槽流下來的玻璃溶液,倒在大鐵盤內,用工具把玻璃溶液刮平。

讓每一個位置玻璃溶液的高低都完全相同。

等待玻璃溶液冷卻,拆卸掉鐵盤四周的鐵板,一大塊兒玻璃板就製作完成。

玻璃板的用處很廣。

蘇河為了推廣玻璃板,他準備把秦王府所有的窗戶,換成玻璃窗戶。

玻璃窗戶通透,白天可以讓陽光直接照射進屋內。

現在快到冬天,紙糊的窗戶根本無法阻擋寒風。

玻璃板窗戶卻能阻擋寒風。

它一定會形成新的風潮,給秦王府帶來龐大的利益。

玻璃板還能製造一種神奇的東西——鏡子。

鏡子的出現,能為秦王府帶來更多的利益。

這種商品,它可以能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暢銷。

製作鏡子的技術儲備,秦王府科學院全部搞出來,只差透光性好的玻璃板。

現在漢中玻璃製造公司,把這一塊短板填補上。

蘇河看了一會兒玻璃板的生產。

他就順著玻璃牆,向前方走去。

前方是玻璃器具的加工車間。

蘇河看到工人,用工具弄出來一大團玻璃溶液,拿出一根長長的鐵管,插進玻璃溶液中。

鐵管的另一頭,工人含在嘴中。

工人深吸一口氣,用嘴緩緩的吹動。

鐵管的另一端,玻璃溶液開始變形。

一隻玻璃瓶子,就出現在蘇河眼前

洪飛魚在一旁介紹道:

“玻璃器具製造,都是由工人通過吹制的手法制造出來。

新手工人,只能吹制一些簡單的器具。

比如玻璃瓶子、玻璃碗、玻璃燒杯、玻璃試管等。

比如玻璃瓶子、玻璃碗、玻璃燒杯、玻璃試管等。

熟練的工人,可以吹制各種複雜形狀的玻璃製品。

比如鵝頸瓶這種彎曲的玻璃製品。

蘇河看到技術最高超的工人,他正在吹制溫度計的玻璃管。

溫度計需要的玻璃管極細,極加工出來。

其他的車間,最少也有兩三名工人,這個車間只有一個人。

蘇河慢慢的行走著,參觀玻璃製造公司所有生產車間。

他們參觀完,洪飛魚讓公司的人,拿出許多小巧的玻璃製品,送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些人看到洪飛魚給他們送東西,不知道怎麼做才好。

直接拿著不太好,秦王殿下正在旁邊,萬一認為自己有貪小便宜的習慣,這不是因小失大。

拒絕也不合適,洪飛魚是科學院院士,直達天聽的人物,因為小事得罪他不值得。

蘇河看到這些人眼神中的猶豫。

“都收著吧!回去多多宣傳玻璃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