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錯付的夢想(第2頁)

  “攻打泰州,連續打了兩天兩夜沒有打下來,是我主動請纓,第一個站上城頭,手刃了泰州守將,那時候才有了大周第一塊地盤。”

  “還有高郵府知府李齊率兵圍剿,大哥深陷重圍,是我不顧性命,將大哥救了出來。如果那天不是我救出大哥,是不是大周之位早就是我的了?”

  “大哥,你摸著自己的良心,試問在高郵眾將之中,有一個算一個,哪個將領砍過的人頭比我的多?結果呢?我是謙虛,我是老好人,我是不慕名利,那些本來是我的,就不給我了嗎?”

  “現在士德和士信都領兵在外成了一方大將,呂兄弟被稱為我大周的軍神,就連我曾經手下的小兄弟潘元紹也是軍方的第二號人物。只有我在做一個勞什子高郵府尹,老實人就要活該吃虧,老實人就要活該被欺負嗎?我張士義這些年來,就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不是要告訴別人我有多麼的了不起,而是要告訴你們,是我的東西,我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說到最後的時候,張士義鬚髮皆張,一雙虎目滿含熱淚。

  張皓怔怔地看著張士義,他印象中的二叔是一個革命的螺絲釘,哪裡需要就釘在哪裡。還有家長裡短的瑣事,也都是張士義在打理,聽說張士誠手下的將領之間有了矛盾,很多時候也都是脾氣好的張士義去調解。

  所以,在江南有了威名赫赫的呂珍,有了“儒帥”之稱的潘元紹,甚至就連張士德、張士信都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大將,只有張士義一人籍籍無名。

  張皓問道:“那你為何不給我父親說呢?難道樞密院獨獨沒有你的位置,難道高郵軍中獨獨你張士義不能領兵?”

  張士義黯然道:“我跟大哥說過,大哥卻說我最適合做的就是這個位置。”

  張皓看向張士誠,只聽張士誠咳了咳,虛弱地說道:“軍中向來有句話叫做慈不掌兵,士義雖然作戰勇猛,但是御下則是寬容有餘,威嚴不足。對敵之時每每都是親自上陣搏殺。”

  “俗話說的好,瓦罐每在井邊破,將軍總在陣上亡。你那種打法和性格遲早會折在戰場上,所以我才一直壓制著你,我也知道你想揚名立萬,成為青史留名的將軍。但士義你性格如此,勉強不來的。你只看到我們呂珍還有元紹他們功成名就,可曾想過,跟著咱們走過來的老兄弟,還剩下幾人?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自起義以來,你救大哥於危難之中三次之多,單單夜襲高郵,你就斬殺敵軍一百餘人,無人能與你匹敵,大哥當然都知道,所以大哥才不願意你還沒有等看到勝利曙光,享受張家榮耀的時候,就折在了戰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