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希望,信心(第3頁)

  作為“議和使者”從敵營歸來,蔣輝很有發言權,說道:“據某在敵營所查,某雖未見脫脫,但是其副官揚言:‘城破之日,屠城三日。’屠城只會讓全城百姓同仇敵愾,徒增傷亡。從皓兒所言,這就可以理解了,如果這次攜百萬元軍不能大獲全勝,那樣的勝利也會讓脫脫贏得毫無意義,還會被政敵攻訐養匪自重,只會讓脫脫處境更加艱難。”

  李伯升說道:“所以元軍也斷沒有接受我軍議和的道理!”

  各個武將謀士你一言,我一語,把最近不合理的戰場事件一一剖析,隱於高郵上方的戰爭迷霧逐漸清晰。總之,只要守住,脫脫率先頂不住大都的壓力,那城外的元軍就會不攻自潰。

  李行素終於長嘆一聲,斬釘截鐵地說:“高郵城的否極泰來,只能落在高郵啊!”

  剛剛一臉決絕的眾將,雖然一臉輕鬆,那是被壓抑三個月後伸頭縮頭一刀的“光棍”,現在的一臉輕鬆則是“撥得雲開見月明”後的明悟,一個是絕望,一個卻是希望。

  眾將已經開始探討具體的防守細節,潘元紹說道:“那如此說,我軍可按疑兵之計,大開城門,是否可讓元軍猜忌,進攻有所遲緩?”

  呂珍道:“最近戰場也需要調整策略,儘量減少傷亡,只要人在,高郵城就在。多在城牆四周設置陷阱,將部眾打散,節節抵抗,儘量遲延敵軍進攻速度。”

  作為斥候首領,徐志堅道:“某將可讓小股斥候分批潛出,深夜襲擾!”

  此時沒人再提突圍、“亡命一搏”的事情了,只能說“希望”和“信心”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真的非常重要。

  議事廳門外值守的兵士看了看裡邊大佬們,只覺得廳內的空氣熱度都高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