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鯉魚仙人 作品

第六百三十六章 裁衣

 商洛給老師傅手繪了一下他想要的衣服。

 老師傅看了看。

 老師傅摘下眼鏡仔細看了看。

 之後,老師傅把眼睛移到了商洛的頭上:“這個是”

 他琢磨了好一會才把問題問出來:“這個衣服,是個什麼形制?可否告知一下。”

 “形制?”

 “你看。”老師傅摘下眼鏡,用眼鏡腿指著袖口,“袖口太窄,這是窄衣的形制。但窄衣的肩、腰等部位都有裁剪,這個完全沒有。領子像是個翻領,但是放量也太大。感覺像是什麼人懶得找裁縫,就做了一堆不大不小的衣服,也不管什麼形制不形制,直觀套上就完事——所以這是成衣吧?”

 “啊我差點忘了。這裡不太穿成衣的。”

 成衣,商洛都快忘了這個詞了。因為成衣是相對於定製來說的,這個詞的適用情景就是:市面上有些衣服可以定製,有些衣服是提前做好放在貨架上面的,“我”要其中選擇——這種時候,才會把成衣這個詞拿出來。定製這個詞反倒是不用提,因為提到去置辦衣服,那幾乎必然就是去裁縫那裡訂做。

 但商洛那會兒,市面上幾乎沒有定製衣服的地方,因為成衣已經覆蓋了從上到下所有的品類。這種時候反倒是沒必要說成衣這個詞,就像菜裡提到肉一般默認都是豬肉,是牛羊肉才需要單獨提出來。

 “我想先問問,咱們這的‘成衣’和‘裁衣’現在是個什麼關係?”

 吳教授,作為一個老師傅,他停頓了一下.

 “你這個問題,真是考到我了。”

 “啊?不是不是,我就是問問。”

 “你可以隨便問,我不能隨便答。成衣和裁衣之間的關係,從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平衡、從供應鏈管理、從文化和時尚等等角度出發,都能仔細探討一下。所以,我覺得伱得挑一個具體的方面來問。”

 “價格?”

 “價格就很清楚。答案是差不多。但成衣的價格並不穩定,因為從上往下各個檔次的從業者都太少,消費者對成衣的認知度也並不高。雖然兩邊在各種消費層級都有廣泛的消費品可供選擇,目下成衣用得最廣的地方,就是校服,還有各種工作服。”

 “我們學校的校服?”

 “貴校是”

 “他是五臺山教習所的。”朱先烯替他回答。

 “那不是。你們學校的校服全都是訂做的,都是量體裁衣。畢竟那是衛學,給你們置辦衣裳的錢是學校出的。”說完,他想了想,“照理說學生的正裝是襴衫,襴衫從國子監到縣學都是一個樣,面料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