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 作品

第五百章 再徵勃律(第2頁)

    在此之前,河中都督府已經將大量糧食物資和數十萬只羊送去了俱戰提。

    李鄴之所以沒有率軍翻越凌山去安西,而是繞道俱戰提,再從俱戰提繞道去吐火羅,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為蔥嶺高原上的雪山大部分都是東西走向,河流也是東西流向,到了吐火羅,再向東行軍,就能充分利用海拔不高的河谷,在河谷內行軍,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在五千米以上高海拔地區行軍的路程。

    這對北庭軍和河中軍的唐軍士兵都至關重要。

    四月初,李鄴率領兩萬大軍抵達了護蜜國,這次唐軍準備充足,光駱駝就帶了三萬頭,滿載糧食和物資,另外還有數十萬只羊。

    在護蜜,李鄴見到了吐火羅聯軍主帥鐵爾梅,他率領手下一萬餘吐火羅軍隊此時就駐紮在護蜜國。

    吐火羅聯軍由十個小國出兵組成,一共一萬五千人,其中光俱密國就出兵五千人,所以俱密國王的兄弟鐵爾梅就當仁不讓出任主帥。

    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實在很拉垮,李鄴親眼見識過,他對這支軍隊並不抱希望。

    但問題是,吐蕃人不知道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有一萬五千軍隊駐防吐火羅的東大門護蜜國,吐蕃多少還是有點忌憚,不敢輕易出兵。

    這便導致吐蕃失去了去年最好的機會,今年再想出兵,就已經晚了。

    大帳內,鐵爾梅對李鄴道:“去年夏天,我們在朅師國的商彌和吐蕃軍遭遇,雙方發生了短暫激戰,我們沒有能戰勝吐蕃軍,被迫退出朅師國。”

    鐵爾梅知道李鄴很清楚他們軍隊的戰鬥力,他也不掩飾失敗,坦誠以待,但他還是要一點面子,沒有提到雙方兵力和傷亡人數。

    “吐蕃軍在朅師國有多少人?”

    這才是李鄴最關心的問題,吐火羅聯軍傷亡多少人和他無關。

    “大概五百人左右!”

    “現在呢?”

    李鄴又問道:“現在有多少人?”

    鐵爾梅搖搖頭,“我不太清楚,我也剛從俱密過來,對朅師國的情況一無所知。”

    李鄴點點頭,從時間上算,這些天李嗣業他們也應該抵達朅師國了,朅師國的吐蕃軍應該不多,朅師國的糧食供應承載不了太多軍隊。

    一旦吐蕃軍在朅師國大量駐軍,他們必然會向西擴張了,不會在朅師國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