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羨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第3頁)

    可是父皇,母后她心裡的苦,也是直到今日才宣洩出來。




    兒臣與父皇說這些,也只是想讓父皇能夠體諒母后多些。




    其餘的事情,無論父皇如何交代,兒臣都能替父皇周全,但母后心裡的苦楚……兒臣年紀大了,出閣開府,再過些時日,說不得要娶妻成家,宮中已不是常來常往,並不能日日進宮與母后請安,無法為她排解心中酸楚。




    母后這一輩子,膝下只兒臣一個,縱然是認了壽光在跟前做養女,終究不是母后養大的女孩兒,體己話也說不上幾句。




    貴妃膝下有皇姊,哪怕嫁出京,可也總有書信往來。




    淑妃跟前有四郎和六妹,六妹年紀尚小,且能承歡膝下。




    就連淑儀娘娘,好歹還有寶妝,能時常入宮陪伴。




    父皇您細細想,從來,母后都只有父皇,只有兒臣。”




    他說的情真意切。




    乾元帝心中動容,不免又長嘆一聲:“我知道了,只是此事方出,你母后她總歸心氣不順,三郎,近來朝中事暫不多了,得空多進宮來陪一陪你母后,私下裡走動時,不妨也同善初說一說,橫豎四月裡他就要跟王家小娘子成婚了,家中也無事,叫她也多進宮陪著皇后說說話,況且也可跟著皇后學些本事。




    誠如你所言,皇后身邊……她身邊無人陪伴,連個說體己話的人也沒有,你們這些小輩兒的孩子時常進宮來探望,她也可開懷一些。




    等再過些時日,她能將此事放下一二,淡然釋懷些,我再去與她說吧。”




    難得他有這樣的態度,蕭弘昀便也不好再說別的。




    不管將來做不做得到吧,至少目下態度是好的。




    已經實屬難得。




    這些年,這樣的態度,也只有在昭陽殿徐貴妃身上。




    蕭弘昀抿著唇角謝了恩典,才從拔步床上緩緩站起身,同乾元帝拱手做一禮出來:“那兒臣就先往披香殿去見母后了,父皇也不必擔憂掛懷,兒臣自有法子開解母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