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驢看唱本呵呵 作品

第738章鄭貴妃

  酉時,朱小峰來到了鄭貴妃處,,

  此時的她躺在床上半年不能動彈,已經成了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

  鄭貴妃本名鄭夢境,1565年出生,今天已經七十歲。歷史上,明年的她也將壽終正寢。

  明朝的皇帝,有很多都是痴情種子,這一點好像是遺傳了朱元璋對馬秀英的感情。

  明神宗自鄭貴妃進宮,一直到他駕崩,竟專寵鄭貴妃達三十八年之久。

  朱小峰看著這個老態龍鍾的老人,暗暗感慨這女子當年得多麼風華絕代,,

  明末的四大案,,竟然都跟她有關,,,國本之爭、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陛下,韓黃身上沒有發現遺詔,,奴婢們已經在她住處翻找半天了,沒有發現所謂的遺詔,"李洪上前低聲說道。

  "鄭貴妃,,朕也算優待於你,老實回答朕,,是否有遺詔,,你把遺詔交出來,朕會命人將你送到洛陽,,你可以見到福王朱常洵以及世子朱由崧。如果你執迷不悟,你知道後果的。"朱小峰說道。

  鄭貴妃緩緩將頭轉向皇帝,,意味深長的久久看著皇帝,眼淚卻不停的從眼眶流出。

  她的思緒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那年自己才十五歲,,就已經成了皇帝的女人,,

  說是大明皇帝,天下的共主!

  可是在她看來,,皇帝不過是個可憐人,,都十八歲了,連一個說知心話的人也沒有,

  雖然入宮,,可鄭夢境卻沒有唯唯諾諾屈從於宮裡的規矩。

  還是保持著自己的性子!

  很快,,萬曆帝就感覺到了這個女子與其他妃嬪不一樣,

  她天真爛漫、善良可愛、精通音律還識字、甚至與自己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還善解人意,能聆聽自己的傾訴,寬慰自己。

  兩人就像很多情竇初開戀愛中的少男少女那樣相愛著,,

  就這樣,,她一步步走向了貴妃,由於朝臣阻礙,,她的皇后夢沒有成功,,她的兒子最終錯過了帝位,,,只是成為了尊貴的福王,,

  在皇帝臨死之前,彌留之際惦記的依然是沒有給自己真正的名分,,遺囑里加上了加封鄭貴妃為皇后的旨意,

  可是隨著自己的丈夫,,大明皇帝駕崩,一切都開始不做數,,

  甚至到如今,,自己的兒子與自己兩地相隔,前幾年還被汙謀反鎖拿京城,,

  這次韓黃派人秘密找到自己說了計劃,希望自己配合,鄭貴妃看透了這些年宮裡的人情冷暖,不發一言算是默許!

  隨著皇帝站在這裡,,她知道韓黃失敗了,,

  "遺囑有,,,可你永遠找不到!這次韓黃會拿出來,,下次還會有別人拿出來,你只要在帝位,就會寢食難安!"鄭貴妃惡毒的說道。

  朱小峰冷冷看著她,聽她說完,,

  "你瘋了,,不是你的,何必強求?"說完便不再理會鄭貴妃離開。

  深夜,,,朱小峰依舊在武英殿發呆,,白天發生的事情讓他久久不能平靜,,

  說實話,他想不通,韓黃為何要如此?他已經是內閣首輔,沒有任何必要這樣做?

  因為自己在南直隸做的一切?

  他們有田地,,就算開貿易部做跨國貿易、收商稅,斷了他們的一些財路,可憑著地租,,他們也可以衣食無憂!

  自己本還打算大規模重新清查田畝,,整頓田稅。這樣看來此事暫時不能實行。

  朱小峰的疑惑,,隨著奉先殿所有人的閉嘴,,暫時沒辦法解答。

  "陛下,,已經丑時了,陛下該休息了,"李洪進來說道。

  朱小峰看著李洪,

  他神色憔悴,眼睛紅紅的,隱約還有淚花。

  "將大伴好生安葬,一切費用從朕的內廷裡支取,,另外查一查大伴家裡還有什麼人,,好好撫卹!"

  "嗚嗚嗚嗚,,謝陛下,乾爹九泉之下也會感謝陛下的大恩大德,,"李洪再也忍不住,,哭著說道。

  "好了,,別哭了,人死不能復生,每個人都會死的,只不過是早晚!

  就連朕也一樣,大家每天都在喊朕萬歲,,可哪有人能活萬歲?

  別哭了,現在不是你悲傷的時候!"朱小峰說道。

  李洪擦了擦淚,,

  "陛下,,,吳統領的屍體怎麼處理?要不要送回遼東老家?"

  朱小峰嘆了一口氣,,

  由於奉先殿的當事人除了自己一家已經全部死絕,

  因此朱小峰對外宣稱吳三桂是在與韓黃叛軍對戰時候殉國的。

  "不,,他的屍體不必運回遼東,,將他的屍體火化,,然後帶著骨灰前往雲南昆明,

  昆明有座五華山,在山的西側蓖子坡金蟬寺處,,將他的骨灰撒在那裡!"朱小峰安排道。

  李洪聽著懵逼,,這吳三桂是遼東人士,,可以說從來沒有去過昆明,,李洪不懂陛下為何要將吳三桂的骨灰埋在這裡?

  而且古人講究入土為安,除了戰場上的戰死士兵,屍山血海不好處理,為防止瘟疫需要就地火化以外,,

  一般不會火化,,,這不妥妥的挫骨揚灰嗎?

  對於朱小峰來說,,

  將吳三桂的骨灰撒在箅子坡也算是一個命運中的輪迴,,

  歷史上南明最後的皇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從緬王手裡要回,被關押在金蟬寺,,之後為防止夜長夢多,在請示過清廷後,吳三桂將永曆帝朱由榔殺害。

  永曆殉難之地,是昆明篦子坡,具體地點就是坡上的金蟾寺。

  據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雲南府志》載:“平西王遣固山將軍楊珅、章京夏國相等,縊永曆帝於篦子坡,焚其屍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