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而立 作品

1084 大將風範(第2頁)

然後,他讓工作人員給每一位記者發了一張小表格,他要在記者當中做一個民意調查,上面只有三項內容:第一,你們認為強拆合不合情理?第二,你們認為強拆有沒有法律依據?第三,你們支持三江省關於北街的強拆嗎?

如果有意見,可以作說明。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一百零三名記者,竟然有九十四人認為合法,支持強拆,有的人還直接說了,一個大工程拖下下,損失的不是這一點拆遷費用,少數幾人讓幾萬同意拆遷的人涼在一邊,讓人無法同情他們。只有六名記者表示,表示不支持強拆,表示無論如何,也不希望政府對貧民百姓實施強制措施。

這與廣大記者們一慣支持“釘子戶”的風格有點迥異。

他們的支持,一定程度表明,如果強拆,他們不介入報道,或者說是不介入支持幾個釘子戶的意願報道。

拿著這個記者們的調查民意結果,曾省長並沒有立即主張強拆,而是對這五個釘子戶說了,“幾萬人都同意了,就你們不同意。這裡面有你們合理的一些要求,但也你們不合理的許多內容,而且是沒依據支持。單是記者同志們的意思,你們也將得不到社會輿論的支持。我想是不是這樣,請建設部門再把開發商與你們找到一起,進行最後一次協商,如果協商失敗,我們再進行法律途徑的強拆。”

這既是商量,也是最後通碟。

說白了,讓他們私下裡與開發商協商,如果開發商能多給予一點補償,也就幾戶人家,算不了什麼。但如果協商失敗,政府也是被逼無奈,只有強拆,總不能因為幾個“釘子戶”就對搬遷的幾萬人說:算了,你們還是回來住吧。

那樣的話,補償出去的款項恐怕也沒人退一分回來。

這個損失誰來負?

拆遷戶也看到了省政府的態度,而且曾省長做到了這一步,已經不容易了,同志私下協商。只是在這個協商進行之前,曾省長召見了開發商,“政府是不主張強拆的,儘管大多數人主張這樣做,可凡是強拆,總歸讓人覺得彆扭…。你們再協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