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鐵 作品

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有打算(下)(第2頁)

  到時候奧地利人日子自然就更加難過,在這時候他科蘇特再出馬,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對方和談,取得一個體面的結果並不是不可能的!

  是的,科蘇特其實也沒有那麼天真,沒有狂傲到真以為可以打敗奧地利翻身把歌唱。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以戰鬥和戰爭促使奧地利人讓步,最後以和談的方式為匈牙利爭取更多的自由。

  所以他才討厭防守,因為被奧地利人壓著打可沒有談判籌碼,反而主動攻擊維也納,營造兵臨城下的感覺才會讓奧地利人慌張。

  客觀上說,科蘇特的想法也有道理,匈牙利確實不是奧地利的對手,就算一味死守失敗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只有打疼了奧地利人,只有出擊才能佔據主動!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果自然也不同。科蘇特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看問題,自然更傾向於冒險,畢竟對匈牙利來說不能成功就只能成仁,絕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而格爾蓋伊.阿爾圖爾和貝姆並不是純粹的政治人物,他們更擅長軍事,而從軍事的角度說科蘇特的冒險幾乎等於孤注一擲,風險高得驚人!所以謹慎的他們肯定不會選擇跟科蘇特一起發瘋。

  與此同時,北方的俄軍也有了新動作,剛剛被尼古拉一世狠狠訓斥了一通的帕斯科維奇真心是急紅了眼,不管不顧地將手頭全部的部隊都投入了戰鬥,近十萬大軍洶湧地向巴爾喀千山脈衝了過去,發起了一波又一波兇悍的攻勢。

  一時間匈牙利的北部邊境是全線告急,一副搖搖欲墜的架勢。

  “給我狠狠地打,炮擊不要停,把所有的炮彈統統打出去,碾碎這些雜種!”

  坐在高頭大馬上的帕斯科維奇張牙舞爪地揮舞著拳頭,看上去像要將對面的要塞撕成碎片然後生吞活剝。這讓他身後的副官和參謀們情不自禁地後退了兩步,這位公爵橫起來的時候往往敵我不分,還是不要觸這個眉頭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