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且中路 作品

135. 第 135 章 三合一……(第3頁)

    最終各家將這客人們公平分配,一家還是得了十幾桌客人。

    那陳進堂是沒能趕回來的,所以陳夫人和老太太在這上面,好像也是怕羅孝藍和陳慕多想,十分上心。

    好叫羅孝藍有些擔心嫂子孟環君那邊有想法,等客人們散盡了,和周梨莫元夕抱著孩子在院落裡說話時,忍不住提起道: “我知祖母和母親是為了與我和孩子長臉面,可我是不在意這些的,孩子又還小,她可感受不到,反而如此勞民傷財,也不知道大嫂那頭是否會多想?"

    周梨想逗她女兒,但奈何小丫頭才滿月,這麼大的孩子,除了餓了拉了的時候是睜開眼睛的,其餘大部份時候,都是在睡覺,所以也只能圍在搖籃邊上看看罷了。

    聽到她的話, "我看多想的是你才是,你嫂子是個豁達人。"

    莫元夕也是這樣認為的,那孟環君可是

    在火羽衛當值呢!能去那邊的女子,哪個不是巾幗英雄,可沒有那般小肚雞腸的。也是說起她來,"莫不是你才生了孩子,韓大夫說的什麼你們身體裡那啥沒退下來,容易胡思亂想?"

    韓知意早就開始研究這千金科,於女人的身體事情,他最是有發言權。

    所以羅孝藍聽了,也是側著頭若有所思, "難道真是這樣?我以前可不會去想這些有的沒的。"

    周梨將她上下打量了一遍,見恢復得是極好的,興許再過三四個月,就能恢復成婚前的模樣了。於是給了她一個總結, "大抵的閒出來的吧,你要是腦子一直在忙碌,可沒工夫去想這些。"

    這話一說,那莫元夕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那內宅後院裡的烽煙是如何起的。可不就是那男人不夠分,女人太多,男人陪不過來,大家閒著不就要窩裡鬥了麼?

    這話是沒什麼考究,但也有那幾分道理。

    三人已經很久沒有時間這樣聚在一處閒聊了,可惜那羅孝藍要自己奶孩子,周梨和莫元夕也沒好耽誤她休息,而且還要去王家那邊,也就告辭去了。

    王家這頭,多來往的是生意上的人,周梨來得晚了些,但今日大家都能理解了。畢竟要跑那麼多家。

    她倆沒趕上酒席,只見過了跟著岳父王掌櫃一起給些親朋好友們敬酒的佤族女婿後,便去新房裡看王洛清。

    王洛清早就已經練起來了,現在仍舊將自家商行在這屏玉縣經營得有模有樣的。

    加上相公又是自己挑選來的,當然是沒有什麼小女兒家的羞怯,見了周梨和莫元夕,是埋怨了她們倆好一陣子的,嫌棄來得晚了些。

    又問起那陳慕的女兒生得如何?多少斤?像爹還是像娘多一些?說了些瑣事閒話,方將那目光落到莫元夕的身上, "你這樣一副好皮囊,又有好腦子,不曉得以後要便宜了哪個呢!"不過又有些好奇, ”我沒定下親事前,可沒少叫人在耳邊嚼舌根,閒言碎語更是不少,都說我是老姑娘,便是我爹孃也沒少叨唸我,你就沒人說你半句麼?"

    莫元夕冷笑一聲,"他們敢說麼?"

    王洛清忽然想起當初在蘆州時候,莫元夕剛初掌起那茶行的時候,總有人去調戲她,但她性格潑辣,那些人不但佔不到便宜,最後

    還要吃苦果。

    所以聽到她這話,頓時就瞭然, "也是了,你這脾氣,那不要命的才敢到你眼前說你閒話。"不過話又說回來,她還是十分好奇, “到底是要什麼青年才俊才能入你的眼?”坦白地說,莫元夕真是有一張禍國妖姬的面容,即便現在她裝束很是樸素簡單,但那一雙風流媚眼,真是不能叫人多看,不然難免是心生盪漾。

    一面又朝周梨說道: “師父,你倒是給元夕上心幾分,你自己倒是有了夫君,可不能不管元夕。"

    周梨哪裡有那閒工夫,更何況莫元夕也沒多大呀。但叫王洛清這麼一說,也忍不住有些好奇,"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要說我這手裡的資源,不管文的武的,都是能給你挑來一堆,你就真沒有一個能瞧得上的?"

    而且這些個人,哪個不是正兒八經的青年才俊?

    莫元夕扶著頭仔細想了想,最終給了周梨一個答案, "你認識的這些人,我也認識,要真有那意思,還能等到現在不是?同他們都處成了兄弟,難不成你還會和自己的兄弟成婚?"

    周梨給了她一個白眼,覺得多半是沒得救了, “罷了,打光棍正好呢,把這一輩子都奉獻給金商館,省得像是孝藍一樣,成婚生娃,白瞎耽誤了這麼多時間不說,還苦了我撿這麼多事情來做。"

    這說罷,又問起那王洛清來,"你這夫君我瞧見了,倒也是端正俊俏的,不過你們這成婚是不是有些著急了?"從跳花節到現在,也就兩三月罷了。

    “哪裡著急,我早前其實去久茂寨的時候,便認識他了,多得他幫忙,那邊的生意才順利,只是我不曾問過他的私事,哪裡曉得在跳花節上瞧見了,我便想著這多半是緣份,可不該給錯過了。”王洛清只簡單解釋著,反正她自己是十分鐘意這個郎君的,人家又願意入贅,且在久茂縣那邊,還有好幾頭大象。

    於是在她提到大象後,莫元夕和周梨便開起玩笑,說她就是圖人家有好幾頭大象,才和人成婚的。

    不過玩笑歸玩笑話,也是說了些未來的發展,直至那喜娘在外面催促,說是新郎官要來了,她倆才念念不捨地告辭回去了。

    走前也打趣了那王洛清一回,引得王洛清又氣又羞,只追著她倆掐起來,引起陣陣笑聲。

    這一日,滿城炮仗聲

    陣陣響,她倆回去的時候,還遇著好幾家特意將宴席開得晚了些照顧客人們的。

    周梨忍不住好奇側身過去瞧, "這個行,宴席時間給錯開了,這個時候客人們正好宵夜呢!"

    "不是吧,估計他們家看的好時辰,本就這個時候呢!"莫元夕瞧了一眼,覺得自己所說的這個極有可能性。一時又想起昨日朝堂上的消息,便道: “金商館這邊要人去一趟江南同崔家人共同商議分館之事,我去如何?"

    “你去?”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周梨原本打算是科舉的事情和鴻臚院的山民統計上了正軌自己便去,哪裡曉得莫元夕竟然主動開口, "你可是曉得去了那邊,雖是有崔家的人幫襯,但必然是要同那安州的謝離枯接觸,而且那邊下面的老百姓們,可能不是很能接受女子來做這領頭羊。"

    周梨雖沒有低看那謝離枯,將他做水匪頭子來看待,可這人脾氣暴戾那是眾所皆知的,周梨十分擔心到時候莫元夕受了他的欺負。

    自己雖然也是姑娘家,但好歹有白亦初的面子,那謝離枯也不敢對自己如何的。

    至於若是下面老百姓真對自己有異議,不接受女子拋頭露面,但自己臉皮厚,無所畏懼。

    “自然是曉得。”莫元夕也是有自己的打算,這神農屬盧晉安早就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又有不少擅於農耕之人在身邊幫忙,自然是不用周梨在那邊操心。

    太常屬那頭,科舉乃國之大事,朝廷自然會重點關注,也不必周梨太忙碌。

    但是這鴻臚院呢?山民統計,說起來就簡單四個字,但真要履行起來,少說是三五年才能完善的,如今正是開端,最怕出什麼岔子,周梨在的話,完全是可以起到調和作用的。

    兩頭的人,不管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或是那些個山民們,大家都尊重她,到時候如果在這上面起了什麼分歧,還要看她呢!

    因此便道:“姑娘,我知曉你是為了我好,生怕我到那鷺州去,叫人輕看。畢竟那一處,終究是比不得屏玉縣這般能接受女子在外拋頭露面,便是有崔家幫忙,但下面的人,怕也大部份都還不大瞭解我們後虞。"

    訊息落後,沒辦法了。

    若是沒有人專門像是藍州那樣有宣傳,自然是好。可偏偏上一次招收女子入學之事,出了烏龍,如今也

    不敢隨意就宣傳了。

    只希望這一次科舉告示貼布出去,大家能從中明白,女子既然能同男子一般參加科舉,入朝為官,那麼這三百六十行裡,她們自然也是能沾手的。

    時代不一樣了,大家不該用舊時的眼光來看待嶄新的世界。

    如此,不管是莫元夕也好,別人的女子也罷,少在外面受些阻攔和責罵。

    但莫元夕這話,讓周梨一下感覺到了這條路的艱難,忍不住嘆了一聲, “不知什麼時候,天下的老百姓們能接受能明白。"

    好在萬幸這屏玉縣的開端很好,靈州甚至周邊的全州磐州,方向也逐漸開始向屏玉縣這邊靠攏。但要將整個後虞都給普及,只怕少說也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