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第2頁)

 
 

    這錢便都給了柳魚收著,現在倒也看不出來有多少,但按李青山說的,一頭豬能掙百餘文,一年下來可得不少,柳魚很盼著那天。
 
 

    現在李青山就覺出幹屠戶的好處來了,一方面掙的錢多,一方面回家時間早了。今個兒要不是早上在村裡賣肉耽擱了,回家興許還能再早一些。
 
 

    這樣吃過飯後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幹家裡的活了,可以上山砍柴可以去地裡轉轉,還可以多陪陪夫郎。
 
 

    柳魚瞧著他吃過飯後一趟趟的砍柴回來就沒閒著,叫了他過來看新鞋。
 
 

    “不是棉鞋嗎?”李青山記得那日見的那雙未做完的鞋子好似是棉鞋來著,但現在柳魚叫他比量的是雙布鞋。
 
 

    柳魚道:“棉鞋還沒做完,現在也穿不著,先給你做了兩雙布鞋。”
 
 

    李青山笑了,他常幹活,娘從前就總說他費鞋,少不得要經常給他做鞋。現在這些都由柳魚打理了,這感覺是很不一樣的。
 
 

    後頭一日,李青山在南坊街賣肉也賣的很順利,柳魚其他口味的粗葉粄也試做的很成功。
 
 

    到了三十這日,柳魚一早又去趕大集出攤。
 
 

    這次做了三種口味的粗葉粄,一樣各十個,為了叫吃食的名字聽著更順耳好記些,他改成了青團。
 
 

    這是熱食,柳魚從家裡還帶了小炭爐來,下頭稍點一把火,上面坐著小鐵鍋,叫還熱乎的蒸屜稍稍保著溫就成。
 
 

    正熱乎的青團苧葉香氣很濃,都無需吆喝了,微微一掀開蒸屜便有好些尋著味兒的人來問價。
 
 

    “這是什麼?怎麼賣?”
 
 

    “青團,有芝麻花生紅糖餡兒的,有紅豆沙餡兒的,有酸菜豬肉餡兒的,都是兩文錢一個。”
 
 

    聽了餡兒後,想挑刺說這個頭這麼小兩文錢一個不值的人都不說話了,糯米做的,還帶甜味兒或者肉,這價真不貴。
 
 

    於是,問價的人開始糾結了,三種口味吃哪一個才好?
 
 

    甜的稀罕,肉也稀罕啊。
 
 

    有錢的乾脆一樣來一個,沒錢的選一種最喜歡的。
 
 

    一斤糯米粉加三兩的苧麻葉,能做出三十個青團,去掉餡料的成本,能賺三十五文左右。等日後粳米掉下價來,再添一些粳米粉,利潤會更大。
 
 

    在米花糖和青團既好看,味道還豐富的對比下,同樣價格的甜餅就很不夠看了,這次幾乎完全沒人買了。
 
 

    那小販不忿的厲害,但想想上次同來的漢子那體格又慫唧唧的罷了心思,只得含淚降價,一文一個。
 
 

    這一下倒弄得有些大人買完青團或米花糖見他的糖餅這麼便宜,順手就買一個當添頭,叫孩子更高興。
 
 

    小販默默琢磨,下回把甜餅做小一點,糖再少放一點,似乎利潤也不差。
 
 

    旁邊賣紫蘇飲子的婦人可是非常高興,來柳魚這裡買東西的人多了,帶的她生意都好了許多。是以,她現在每次過來都會給柳魚佔好位置,好叫柳魚就在她旁邊擺攤,她蹭點人氣。
 
 

    叢春花去街上吆喝,柳魚招待客人,給拿米花糖或青團,李樂容收錢,一抬眼瞧見了一個熟人,“是你啊。”
 
 

    柳魚瞥了一眼,好似是上次在糧市賣栗子時維持秩序的那個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