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點慈善家 作品

472 人口增長


  火箭這個課題,還是嚇退了王齊。

  這東西在王齊的上輩子,是某戰敗國於某世紀三十年代達到實用級,中間耽誤了些年,由世界兩大接手,又發展了十年,才實現熱導追蹤的水平。

  熱導追蹤意味著既彈道控制,是衛星變軌的前置能力。

  雖說兩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沒有傾力發展火箭,但涉及到幾十家主要製造廠幾個研究院,幾百個配套企業還是有的。

  魔法解決方案或許可以給火箭發展提供一定捷徑,問題是手頭能夠每秒計算一千次的破爛計算機都沒有,事情必須迴歸純人力,魔法帶來的捷徑貢獻會被抹平,甚至不太夠。

  總之課題太大,基礎廠家類型、勞動力數量、腦力雨量都不夠。

  還是再放一放,等人口突破一百萬再說。

  提到人口,現階段也是比較好的時期,在浮島起飛之後的首次洪災式連續暴雨後,可能是溫度下降讓人不那麼懶洋洋,或者單純是安全感恢復了一些,人口增長有逐月恢復的跡象,並首次超過境外人口遷入的值。

  一個純農業社會,人口增量可以達到3%以上。

  流放地原本的結構是農業加奴隸制,人口平均存活年齡會更低,雖然沒有具體統計,也應該不會超過35歲……當然要排除掉魔法系裡的老妖怪,不然一窩長生種就可能把上萬人的統計提升一歲。

  平均年齡低,但沒有出現千里無雞鳴的現象,說明並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負增長,其人口增量大概率在3.3%以上。

  而啟動了歸化流程的龐勳城統計也能給出一定證據,南北龐勳,30至35歲夫妻,76%家庭有3個活著的孩子,17%有4個或以上,2個及以下的不足10%。

  這種生育量,實際也是殘酷環境帶來的必然選擇。

  或者說是家庭的最廉價投資方向,在境外環境中,除了產出可能需要休息幾天,大人基本沒資格休息。6歲的孩子可以幫忙跑腿、傳信,覆蓋部分開支,即使不賺錢也可以帶娃。

  也就是不管多少孩子,大人幾乎不損失勞動力。

  10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通過簡單勞作覆蓋自身食物需要,13歲之後,對家庭就是有貢獻的。

  聽起來殘酷,但任何農業社會都一樣。

  王國內,從未出臺過明確的生育指導,不過現有學校,除魔法學院部分二年級自費生,其他學費都是全免的。而通過廠商發展路線的指引,以及官營廠都維持了夜校進修班,工人們也都知道學習好的,更有希望拿到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