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點慈善家 作品

468 火車難題


  外貿不足內需來湊,這是王齊上輩子學到的東西。

  浮島化之後運力幾乎歸零,航空局上場後有一定好轉,但效果也很有限,因為航空局需要保證飛機和人員安全,所以只能對接有一定友好度,能接受少量城防軍在當地駐防的城市和地區,還要求當地對航線有一定保護能力。

  要求多,就導致需要很長的外交週期來重建市場規模,而且實際運力也受到飛機、飛行員數量限制。

  在現階段,維持產能還是要以內需為主。

  這個內需又不能是個人消費,一方面人不夠多,另一方面產業鏈也不完善,消費品類還是比較缺。

  所以和當初建鐵軌的理由一樣,板塊起飛後,鐵路局就按照王齊的旨意,開始了環板塊鐵路的地質勘探階段。

  但板塊內部生長就讓前期地質勘探都做了無用功,只能停下來。前些日子板塊內消停下來才重新開始勘探。

  機車總廠因為火車的生產特點,卻不能等,幫汽車廠爬了一陣產能,就在折騰內燃機車。

  只計算內燃機車,全境現有總數只有7輛,車廂倒是有上千節。

  原本的鐵路是一條彎彎扭扭的南北雙軌單線,改環線後,風谷、漆黑之地板塊就會變成「∞」形狀,龐勳板塊還有很多外人的地盤暫時不考慮,就兩個板塊至少也要十五到十八個車頭才能保證一定的到站頻率。

  只是內燃機車想要轉移板塊,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原有的本茨一型,功率是2200千瓦,既差不多3000馬力(按735瓦算),空重為85噸,原本的索道只能進行分體吊裝。

  可是85噸的車頭,即使拆一拆,大坨的仍然有十噸以上,異地裝配難度極大,需要專門的帶行車吊具的裝配車間。

  這個問題搞得本茨廠長和工人們特別頭大。

  實際去看過才知道,不僅僅是車間的問題,還有車頭那些巨大的東西,怎麼從索道平臺移動到車間的問題。

  然後是裝配完畢後車頭需要直接上軌道,這條連接車間的軌道,會限制組裝車間的朝向,當然也可以把軌道弄複雜一些,佔地大幾圈來容納彎曲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