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4章 猴子與雙子

如今,地鼠城早已秘密落成,底下隧道內建設了不少住所,也收納了不少人,但秘密之城就不能大量吸納外人,裡面居住的幾乎都是地鼠門門人,還有一些來自王鼠所謂的朋友圈。這個數量自然同樣無法滿足江凡的要求。

可是卻獲得了江凡的極力讚賞,他本來就沒打算做固執硬性的要求,地鼠城對未來的作用不要太大。所以乾脆大手一揮,將十萬鼠子鼠孫也給他算作了丁口。所以,他詭異的達標了。

後來,孟啟也知道了王鼠的身份,也明白了所謂的朋友圈,其實就是極樂中人。

地鼠城的城主是根據實際需求,由王鼠派遣的副門主,也是他的弟弟王耗擔任,同時也兼任了城守。孟啟則領城尉一職。

有意思的是,這裡也有驪山學員,不過只有兩個擅長地質的常駐,其他八個則是不斷往返魏國,行事隱秘,不知何所為。

兩大奇葩之後,就輪到年齡最小的袁超。

袁超雖然年齡最小,但在十傑當中頭腦最為靈活,眼光也異常獨到。

他設計的城池位於秦夏交界的黃沙江畔。也就是當初江凡以震天雷軍演的地方。

他是這麼想的,山長既然都盯住這裡,一定很重要,所以,他就轉動腦筋,在這裡打造了一座怪城。

說是怪,因為它很高,真的很高。

整座城依據一座丘陵打造,地基就比對面的夏國城池高出十丈,幾乎和對方城垛在一個水平線上。站在城牆上簡直就是俯瞰對方。

城名——靈猴城。

袁超曾經得意洋洋的說,自己腦子靈活,叫靈猴城本就沒錯,何況猴子愛爬高,就該站得高看得遠。將來要是把紅衣大炮運來,還不是隔江打牛,轟得夏國人找不著北。

想法不得不說讓江凡嘖嘖驚歎,而江凡也發覺,靈猴城的確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在這裡,不但可以震懾夏國,更能最快發現對方的一舉一動,能最快做出反應。

尤其如袁超所說,一旦小鋼炮和紅衣大炮運來,夏國那城池只能束手捱揍。

不過,建設這城池可並不簡單。它可在夏國監視之下啊。

所以,袁超這猴子剛開始是打著建設碼頭的名義來修築的,他也是在不知情狀態下,找到了專門在黃沙江包活兒的苦力幫。

當時的苦力幫剛剛吞併黃沙幫,正在絞盡腦汁擴大勢力範圍打造基地,對這個想法當即就心動了。

但三大幫主對袁超就不太放心,然而尋到極樂請求調查之後,大總管王鼠直接表示毫無問題,放心行動。

於是,打著修建碼頭的名義,靈猴城開工了。

苦力幫是幹啥的,人人能幹不說,人數更是龐大的驚人,苦力幫為此調動了三萬眾的情況下,這座城居然最快完工,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奠定了地基部分,三個月具備雛形,五個月宣告完工,而這時候,夏國才剛剛反應過來,甚至都沒工夫想好對策,就驚愕的看到對面一座高城拔地而起,看的他們眼暈脖子酸。

而這座城池規模並不算大,滿打滿算剛好可以滿足江凡容納十萬人的要求。如今這裡有一萬漁州軍重點駐紮。而且因為的確建造了碼頭,也成為苦力幫據點之一,駐紮了五千多苦力幫眾,同時苦力幫也在不斷幫著輸送人口進來,但大多數都是漁民,畢竟在黃沙幫附近別的從業者也很難維持,這個數量也不過四千多。

剩下就是零零散散收攏的民眾。所以這裡人數其實不多,連軍帶民不過兩萬多人。

但隨著黃沙幫輸送,以及城池住所的完善,必然會越來越多。因為有一點值得稱道,這裡住所是免費提供的,雖然粗糙了些,但對窮苦百姓而言,已經求之不得了。

不過,單說收攏流民方面做的最好的,靈猴城就差得遠。

這方面最出色的是公羊和湯盎兩城池。這是由楊威和楊和兩個親兄弟結成聯盟打造的城池。

而他們的做法不算複雜,卻很耗費精力。

他們選擇的是一片相對肥沃的土地,計劃打造兩座城以農耕為主的雙子城。而這個地點則是秦嶺南麓靠近魏,距離夏也不算遠的地界。目的就是為了收攏兩國流民。

所以,這兩位最開始根本沒建城,第一步反而是搭建簡易房舍,然後購買驪山先進農具拓荒墾田。

做這些事,兩萬兩黃金就顯得很充裕。於是,整齊的簡易房極快落成,更是利用半年時間開墾出一萬畝良田。

至於開墾人手是他們拿出五千兩黃金招募而來的普通民眾。在免費提供食物、房舍、種子和農具的情況下,這一萬人很快落戶。

有了人手之後,他們才開始圍繞房舍修建城池。辦法是從那一萬人中抽調四千青壯專司建城,而其他六千則負責耕作養人。

至於資金,早就不足了,他們便採用了古法建造土城,但不是說這樣不行,反倒是容易施工,而且材料容易獲取。而他們建設的土城比一般城牆更厚一倍。

但這種方法雖然快,卻因為起步晚,加上要完全自給自足,所以,他們也是最後完工的城池,就在上個月,才算徹底竣工。

不過,江凡對於這兩座土城相當滿意。首先是兩座城的位置,非常利於招攬遊民,其次,城牆結構為土坯,非常方便修復。第三,雙子城互為呼應,難以攻佔。

尤其讓他讚賞的是,他們也沒辜負這兩座城的名字,到今天,雙子城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主抓耕作,一個主抓畜牧的彼此呼應之地。

耕田產生的秸稈之類可以作為飼料,而動物糞便又能成為土地養分,完美循環。

這種情況下,儘管魏國和夏國千方百計阻攔,但還是有無數流民湧入,雙子土城人口不算六千駐軍,光是百姓已經達到十萬餘,遠遠超出江凡預期。

至於這兩座城的城主,就沒有選擇其他人,因為只有他們清楚自己一步步的發展周計劃,所以乾脆兄弟倆親自擔任,只有城尉和城守接受了漁州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