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套奶茶 作品

第八十章 戴森球文明


  地球人起航曆元年離開地球,起航歷500年抵達白星。

  起航歷600年離開白星,起航歷660年抵達試驗場一號星球。

  起航歷700年離開試驗場一號星球,起航歷767年抵達小行星帶,開始進行反物質能與真空零點能實驗。

  起航歷772年,反物質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反物質爆炸,形成小行星帶。

  反物質湮滅彈優先研製成功,隨後反物質反應堆理論基礎完成。

  起航歷774年,抵達黑洞星系。

  建造反物質反應堆工廠,為船團安裝反物質反應堆,同時又建造了更多的曲率引擎。

  等到起航歷820年再次啟航時,船團的速度已經達到了十倍光速,也就是現階段人類曲率引擎速度的極限。

  之前因為人類的船團龐大,曲率引擎數量有限,所以拖慢了曲率引擎的速度,使得船團航速只有光速三倍。

  但是現在有了反物質反應堆作為更加優秀的動力,再加上又建造了更多的曲率引擎,船團的速度一下子就躍升到了十倍光速。

  下一步,就是改進曲率引擎,升級曲率引擎,來讓曲率引擎獲得更快的速度。

  或者研究新的引擎方式。

  不過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而地球人的下一個落腳點,則是五百光年之外。

  這一點,林旭已經在剛剛獲得反物質工廠集群的控制權限後,便有熒惑查看過數據庫,確認了。

  雖然早在試驗場一號星球上,就已經拿到了人類預定的航行圖,但是預定這東西,誰知道會不會變更。

  像是這次臨時轉到黑洞星系,不就是變化嘛。

  所以能拿到最新的航線資料,確定預定計劃並未變更,也是很重要的。

  否則你按照預定的航行圖跑過去了,結果發現人類中途變道了,那豈不是就蛋疼了。

  只是這一次在反覆確認了人類的目標確實是五百光年之外的所在之後,林旭一時間更蛋疼了。

  因為根據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那個目標點位上,根本沒有任何恆星的光芒。

  但是根據林旭拿到的人類航線資料,準確的記錄著,那裡應該是有著一個星系的。

  所以,到底是航線資料錯了,還是這一萬年間,目標星系發生了什麼變化?

  但是再怎麼變化,也不可能一整個星系都沒了啊。

  像是之前人類將一顆類地行星炸成了小行星帶,那好歹還能看到炸完後的小行星帶呢。

  這回是乾脆恆星的光芒都沒有了。

  不過無論如何,人類的航線資料應該是不會錯的,所以有什麼問題,還是要去現場看一下才能清楚。

  就這樣,起航歷10994年,地球離開了黑洞星系,以五倍光速,踏上了前往五百光年外,下一個目的地的旅途,預計一百年之後抵達目的地。

  時間落後了人類一萬一百七十四年,但是林旭不急,他現在有著五千年的壽命,更別說前方可能還會有人類更新的延壽方案,到時候可能會活的更久,所以他現在有的是耐心。

  只是有一個人,顯然已經不可能像他一樣,活的那麼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