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荷. 作品

第六〇〇章 百廢待舉

    長途跋涉兩個多月,銀狼部的各個小組都摸索出了一點東西。

    草器小組編織出了草帽,還將草鞋不斷改良,不僅更厚實耐磨,舒適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草繩也弄出了有粗有細好幾種,適用範圍更廣,實用性也更強。

    骨器小組用獸骨磨製出了一把梳子,雖然梳齒還比較粗,也不夠精緻,卻比魚刺堅固,不再那麼容易斷裂,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毛刷則還沒有製作出來,因為他們還沒有攻克將獸毛安裝到獸骨上的技術難關。

    石器小組倒是將小石頭磨得更加光滑了,也能將小石頭磨得大小一致,基本上可以打磨一條看起來不錯的項鍊了。

    可秋思並不滿足於只製作一條項鍊,其他小組都拿到了那麼多草圖,唯獨自己只有一條項鍊,頭領是看不起自己嗎?

    她也不敢去找頭領發牢騷,就想自己獨自琢磨出什麼新玩意來,奈何她的見識有限,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麼新東西,鬱悶得不行。

    樊曉曉看在眼裡,便建議她與其他小組合作。

    比如木器小組的木鍬,因為木頭不夠鋒利,能不能用石頭打磨出更加鋒利的鍬板?

    如果木頭能與石頭完美結合起來,那些鋤頭之類的農具,在沒有鐵器的情況下,也可以暫時用石器代替。

    不管怎麼樣,石器比木器更鋒利,可以暫時成為鐵器的臨時替代品。

    秋思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便與穆奇一起埋頭研究起來。

    穆奇看到頭領的那對木桶兩眼放光,可他怎麼也將這木桶的原理琢磨不透。

    木桶是圓的,如何才能將木片組成一個圓形的木桶,他百思不得其解。

    樊曉曉乾脆將四個小組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研發部。

    大家不再單獨侷限於一種材料製作出一件單一的東西,而是研究如何利用每一種材料的優點,組合出一件更好的東西?

    樊曉曉不得不承認,這些原始人的腦洞同樣清奇,只不過侷限於見識,又沒有前人總結的經驗教訓供他們借鑑,才導致他們的思維無法拓展。

    樊曉曉作為一個後世過來的人,學習的都是千千萬萬前人總結出來的成果,那些失敗的早就被淘汰,流傳下來的都是前人們成功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