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48章 更始滅(第2頁)

 劉秀到底是技高一籌,他早就看到了攻取長安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而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敦促鄧禹出戰。哪知鄧禹竟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秀遠在洛陽,鞭長莫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鄧禹一再失去良好的戰機。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長安城的赤眉軍再也無糧食可以搶掠,而那些豪強貴族們,要麼私藏糧食,要麼舉家搬遷,赤眉軍只能放棄長安。然而,長安雖然變得一貧如洗,其間的瓊樓玉宇卻沒有多少損壞,為了不給鄧禹等人留下任何財物,臨出城之前,樊崇下令縱火焚燒長安城,將長安城裡的皇宮殿宇全部焚燬。可憐昔日繁華富庶的長安城,如今皆化作一片火海,成就滿目的敗牆和瓦礫。

 其實,早在數月之前,劉秀就獲取了洛陽。相比於鄧禹而言,劉秀在很多方面都是鄧禹不能企及的,特別是劉秀在登基稱帝之後,其全局性的戰略眼光就逐漸顯露出來。定都洛陽,亦成為他精明過人的體現,他從王莽和更始帝的下場中得到教訓,認為在內戰時期應避開長安。此外,定都洛陽,更有他的政治軍事上的全局考量,洛陽可以更方便地從大平原的關鍵經濟區得到供應。在以後幾年,劉秀穩步而有信心地把他的領地向四面八方擴大。

 當面對天下另一個數一數二的重鎮,前朝都城長安之時,劉秀卻沒有絲毫辦法,他不可能兵分兩頭。那邊有他最為親信的鄧禹在負責,只可惜鄧禹在攻打長安赤眉之時,犯了糊塗,坐失良機。

 終於,鄧禹所謂的機會來了,可等他到達長安,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無所得,就連前朝皇帝皇后的陵寢,都遭到赤眉軍的無情挖掘。他甚至聽聞,赤眉軍將呂太后的屍體挖出,眾人見其依舊光彩照人,遂獸性大發,對其非禮。鄧禹當即大怒,後悔不已,而軍中士氣也跌落到出戰以來的最低谷,為了鼓舞日益低落的士氣,鄧禹將漢軍駐紮在漢武帝時為了演練水軍而修建的昆明池邊,同時設宴慰勞全軍將士。不久,鄧禹又選擇良辰吉日,按照禮儀到漢高祖的寢廟前祭奠,對赤眉軍挖掘過的諸陵進行了清理,將死人屍骨重新入殮安葬。並且將散亂在各處的西漢諸位皇帝的神主牌位收集起來,派人護送到洛陽。此外,鄧禹還設置了守陵官數名,派兵防守,防止再次遭到盜竊和挖掘。最後,他還將更始帝劉玄的屍體改葬於霸陵。

 鄧禹完成了收復長安的重任,但卻沒有達到劉秀的預期效果。

 其實,在赤眉軍逃離長安之後,天下已經初定,但是劉秀依然不能就此放鬆,他需要面對的,還有邊陲之地的諸多分裂勢力。自更始政權敗亡之後,函谷關以西,鄧禹的西征軍、樊崇的赤眉軍、隗囂的隴西軍、劉玄的更始軍殘部、公孫述的巴蜀軍、竇融的河西軍,便以長安三輔為中心,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血戰。特別是公孫述、隗囂、竇融三人,要麼控制著河西之地,要麼坐擁川蜀富庶之地,當年高祖斬白蛇起義,就是從川蜀發跡,一步步鯨吞天下。因此在地理位置上看,公孫述、隗囂、竇融三人都具備問鼎天下的實力。

 反觀這三位梟雄,對劉秀爭奪天下最具威脅的,就是公孫述。

 公孫述字子陽,關中三輔之一的右扶風茂陵人。他精明幹練,能力超群。可謂才德兼備。除此之外,其父親在西漢之時,也是一方高官,家族教育之下,使得公孫述也精通為官之道,治理吏事民政,井井有條。據傳,天水太守聽說公孫述是一個能員幹吏,對其極為賞識,將其任命為縣令,管轄隴縣、街泉、阿陽、成紀、望垣等五個縣。後來,公孫述又在王莽手下任川蜀之地一個郡的郡守,並逐步取得當地豪強與民眾的支持,將踞在成都的宗成等人的部隊打得大敗,同時,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派柱功侯李寶、益州刺史張忠,率領軍隊萬餘人翻越秦嶺,攻取招降蜀郡、漢中郡。

 從此,公孫述便一直積蓄實力,並於更始二年(公元24年)自稱蜀王。到了第二年六月,公孫述終於公開與劉氏正統為敵,登基稱帝。此時此刻,他所轄的領地綿延數千裡,從西面與西藏交界的地帶到東面長江三峽以下,從北面的秦嶺山脈到南面的長江。自古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只要控制了進入蜀中的幾條要道,就能夠坐擁富饒無比的成都,繼而虎視中原,奪取天下。但公孫述並沒有在中原各地處於膠著狀態之時,出兵蜀中,因為他考慮到,自己只控制了全國百分之七的總人口,不得以之下,只能暫時選擇袖手旁觀,可惜最終失去了奪取天下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