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3章 市井出身的漢高祖劉邦(第2頁)

   然而,偏偏就是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不是鳳子龍孫,不是簪纓世家,不是一方富豪,沒有滿腹經綸,沒有舉鼎之力,卻壓倒了那些名門之後、蓋世雄傑,平天下、定諸侯,成了富有四海的一國之君。

   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啊!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劉邦的發跡,也正是因為他後來娶到了一個默默為他鋪路,又差點毀了他半生心血的女人。

   好漢無好妻,賴漢守花枝

   古時人們常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守花枝。

   而現在人們常說的是:好男人碰不上好女人,好女人碰不上好男人。

   以劉邦的家世和生活作風,可以說在家鄉臭名遠揚,哪個好人家願意把自家的閨女往劉邦這個火坑裡推。

   所以,一直到四十多歲,大小也算是個亭長的劉邦儘管與三個女人都有來往,卻沒娶妻,是個名副其實的光棍漢。

   沒人給劉邦說媒,劉太公也不張羅,劉邦本人倒也不著急。

   沒人給劉邦說媒,劉太公也不張羅,劉邦本人倒也不著急。

   但就在這一天,沛縣來了位貴客。此人姓呂,與沛縣縣令有來往,因為與人結仇,為了避禍而舉家遷到沛縣。

   這一個叫呂公的人是齊國始祖呂尚的後裔。

   因為此人跟秦國宰相呂不韋都姓呂,所以有些人說,呂雉是呂不韋的後代,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呂雉的父親呂公(呂文)是秦朝末年齊國始祖呂尚的後裔,而呂不韋原是衛國的商人,後來到趙國,再到秦國為相。兩個家族無論其背景與身份,都不相同,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姓氏一樣而已。

   好了,言歸正傳!

   呂公搬家到沛縣,沛縣縣令很高興。為什麼高興呂公有個閨女,姓呂名雉,閨名娥姁,模樣長得漂亮,被縣令相中了。

   “美色當前,豈能不動”

   所以縣令曾經遞過話,想娶呂雉,呂公沒同意。呂公是打算把這閨女許配給大富大貴之人的。開玩笑!你區區一個縣令,那麼大歲數了,可沒放在他眼裡。

   現在,呂公一家搬到沛縣,託庇於縣令,這對縣令來說可是個難得的好機會。於是,沛縣縣令大擺筵席為呂公接風洗塵,藉機炫耀炫耀自己的威望。縣裡的鄉紳、富豪、大小官吏得到消息,自然是要著意巴結,紛紛趕來赴宴。筵席可不是白吃的,給縣令大人的朋友接風洗塵,怎麼能空手而來於是乎,有帶土特產的,有送錢的。

   這麼多人來捧場,得有人接待,不能亂了。接待賓客的工作就被縣令交給沛縣功曹蕭何了。功曹就是郡守、縣令的秘書,專門輔佐郡守、縣令工作。蕭何作為縣令的首席秘書,自然領會領導的意圖,當即傳令:送禮不滿一千錢的,不許上堂跟大人和貴客坐主席,全部在堂下就座!

   堂上、堂下隔不了幾步遠,可是待遇卻有高低之分。來的這些賓客,心意一樣,待遇卻有天壤之別,坐在堂下的有的心裡不高興,可是也不敢說什麼。畢竟是社會的社會等級劃分,在當時那個年代是絕對性的。

   就在這時候,劉邦得到消息來蹭飯吃了。

   有飯不蹭白不蹭。

   到了門口,劉邦抹了抹口水,嚥了咽喉嚨,立馬就抬腿往裡走。守門的跟劉邦認識,知道劉邦一文錢餘財都沒有,準是空手而來,立即攔住他:“哎,劉亭長,等等!功曹吩咐了,賀錢一千以上的堂上就座,一千以下坐堂下。你準沒帶錢,往這邊請吧。”

   劉邦一聽,心想:這正是與貴人結交的機會,我怎麼能坐到下邊去!我就不!於是他衝把門的一努嘴,意思是讓後者把自己名字添上,他劉邦會付賀錢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