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滅東周(第2頁)

    子楚即位後,華陽夫人與夏夫人並稱太后,不久便拜呂不韋為相國,蒙驁、王屹為將軍,熊狀、韓啟等為上卿。對王室功臣賞賜一應不變,很快便穩住了朝堂。

    莊襄王即位不久,冊立繼承人的事情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各方勢力很快就按捺不住,在朝堂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華陽太后道:“嬴政是莊襄王的嫡長子,且曾在邯鄲為質,對秦國是有大功的,理應冊立為太子!”

    夏太后道:“嬴政在趙國多年,缺少管教,對宮中之事並不瞭解,對禮儀都記不全;而成蛟自幼在咸陽長大,對宮中瞭解的多,是真正的秦國人。”

    呂不韋道:“嬴政公子尚且年幼,大王也正值壯年,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

    韓啟道:“相國此言差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合格的國君繼承人談何容易!”

    呂不韋道:“我聽說人在年幼的時候是很容易改變的!只有老朽之人才難以改變。”

    眼見朝議要變成吵架,莊襄王趕緊制止,道:“此事並不急於一時,兩位公子都尚且年幼,待度過一段時間,觀察他們的品行再下定論!”莊襄王雖然寵幸趙姬,然而也不敢輕易得罪朝中老臣,並且生母夏太后也支持成蛟,讓他難以決斷。

    正在此時,新即位的秦王得到了一個密報:東周君正在與諸侯密謀,欲趁新秦王立足未穩入侵秦國。秦國整個朝堂便只能暫緩立太子一事,專注於對付眼前面臨的威脅。

    得到東周君謀秦的消息,莊襄王私下招呂不韋前來商量對策,道:“寡人聽聞東周君已經跟楚、趙、魏、韓結成了聯盟,裕乘寡人新即位侵犯我大秦,相國該如何應對?”

    呂不韋早就派門客在各國都城監視,洛邑更是有大量的眼線,因此呂不韋知道很多其中的細節,於是道:“東周君是想以合縱來削弱我們秦國,但是各國利益不同,各懷鬼胎,並不會全力對付我們。為今之計仍要遠交近攻,東面交好齊國,南面穩住楚國,趙魏則需要軍事威懾,這樣就可以孤立東周君。”

    莊襄王道:“我如今剛剛登基,本不欲多惹是非,但是現在如果表現軟弱,我怕此後永無寧日。”

    呂不韋此時剛剛成為相國,很想在朝廷站穩腳跟。在尚武的秦朝得到朝堂承認的最好方法就是立下戰功!呂不韋很想趁此時機獲取戰功,於是鼓勵秦王道:“如今東周君正在聯絡各方諸侯,然而短時間內他們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我們如果先發制人,在各方諸侯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進攻,就會有很大的把握取勝!”

    莊襄王剛剛登上王位,也需要一次戰功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十分支持呂不韋的建議,道:“我與先生不謀而合呀!明日我們朝堂再議!”有了莊襄王這句話,呂不韋心中也有底了,便告辭回府。

    第二日上朝,莊襄王開門見山:“各位愛卿想必也已經聽說東周君謀秦的事情,為今之計該如何處理?大家可有什麼意見?”

    老臣嬴梁道:“周天子立國已七百餘年,遷都洛邑也已三百年,雖然現在威勢不在,但名義上依然是天下共主,如今大王應該遣使者入洛邑向東周君請罪,避免干戈方為上策!”

    韓啟道:“臣以為老太師言之有理,只要我們入朝請罪,東周君便沒有理由再聯合諸侯攻打我們了。”

    呂不韋此時站出來道:“此言差矣,我大秦本有護駕之功,乃是受封賞之國,自立國以來外攘蠻夷,內尊天子,何錯之有?如今東周君欲聯合諸侯攻打我秦國必是聽信小人之言,如果我們現在就入洛邑請罪,豈不是示弱於天下!更何況以無罪之身請罪本就於理不合!”

    嬴梁道:“那以呂先生的意思是要出兵攻打東周君了?”

    呂不韋正色道:“不是我們願意出兵,而是在此危急時刻,用兵是我們的唯一選擇!如今大王剛剛登基,諸侯各國就心懷鬼胎,圖謀我秦國,如果不能以武力震懾住各路諸侯,便會被人小覷,我秦國將永無寧日!”

    “這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嬴梁氣憤的道!

    此時一直站在旁邊的熊狀道:“自平王東遷以來,東周君何時為天下主持過公道!穆公時,晉國奪我河西之地,東周君可曾說過一句公道話?天下早已不再是周天子的天下,而是強者的天下!只有強大的國家才能立足!懦弱只能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