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59章養士的盛行(第2頁)

    當時的士主要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學士,如儒、墨、道、名、法、農等專門家,其中以儒家、墨家的影響最大,但是法家卻最為適用,各家都通過著書立說,反映當時社會各階級的思想,提出有利於各自階級利益的政治主張,在文化上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在政治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養士的聲名很大,所以當他們到了一個國家之後,其待遇就會異常的優厚,尤其是其中的著名人物,更是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尊崇。如儒家大師孟子,每次外出遊學,便有車數十乘作為其儀仗隊,還有侍從數百人來服侍孟子及其座下弟子。孟子在各國之間往來,因為其名聲顯赫,各國從君主到底層貧民,都爭相一睹其風貌,一聞其論述。而這一期間,君主將相都饋贈孟子以黃金,供給他及其隨從衣食和住宿。

    還有一類影響力較大的人,被稱為策士,也就是擅長合縱連橫策略的縱橫家。這一類人對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自己也有實際可用的才能,他們能夠憑藉口舌之利,讓自己的主張得到君主或者那些大貴族們的認可並且得到施行,最終功成名就。

    後人根據當時人們對政治的議論,還形成了一本專門記述這些議論的專著——《戰國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蘇秦和張儀,這兩個人同是鬼谷子的弟子,卻侍奉不同的君主,讓戰國之世更加風雲激盪。

    此外,還有一類被稱作方士或術士,粗略看來,他們似乎對整個戰國的局勢影響不大,而且大多還是一些旁門左道。但是仔細分來,這些人還可以劃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天文、地理、歷算、農業、醫藥、技藝等學科的專家,同樣的著書立說,讓他們的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尤其是在民間,其實用性很大。另外一種則是用陰陽哲學、神仙之術、卜筮、占夢以預測吉凶、房中術等騙取衣食的遊方之士,當然,在當時看來,他們的言論最接近其心靈的真實存在。這一類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原始宗教的發展,其中陰陽、神仙等思想,為中國傳統道教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另一類是當時社會最看不起卻影響巨大的人——食客。毫無疑問的是,這一類人的數量極其多,戰國四公子之所以能夠成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拜他們所賜。據記載,當時信陵君的門下食客就要數千人,其中的類別十分複雜,包括雞鳴、狗盜、任俠(惡霸),甚至還有奸人、罪犯、屠夫、賭徒、刺客等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