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35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第2頁)

    趙王大喜,又轉而向趙國專門負責占卜的官員問卜吉凶。那名官員聽了趙王的敘述大驚失色,說乘龍上天遊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只可惜到了半途卻摔了下來,而金山不過是個虛化的東西,看得見卻得不到。

    此人和趙禹所言簡直大相徑庭,這讓趙王左右為難,心中忐忑不已。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卻將趙王弄得心緒不寧。就在此時,上黨郡郡守馮亭派遣的使者來到了趙國都城邯鄲。

    使者一見到趙孝成王,便迫不及待地說道:“秦國正在猛烈地攻擊韓國,眼看著上黨就要成為秦國的土地。然而韓國的軍民都不願意在秦國的壓迫下苟延殘喘,而是願意沐浴在趙國強盛的光輝下。整個上黨郡有城邑17座,韓國願意將之全部獻給大王!”趙王聽聞此事,不禁大喜過望,天下間竟然有如此“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沒有想到自己做的夢正應了趙禹的解說,不過才幾個時辰的時間,上天便給趙國送來了夢寐以求的上黨。趙國從此進可以攻擊秦國,退可以扼住三晉之地的咽喉,說不定最後奪取天下的就會是趙國。上黨會是趙國走出三晉之地,掌握整個戰國進程的關鍵所在。

    正在這時候,趙孝成王的叔父平陽君趙豹來了。趙王急忙與他商量,他認為趙國應該馬上出兵,接受韓國獻給趙國的17座城池,以後趙國便可以大展拳腳,大展宏圖。

    豈料趙豹不但沒有高興的意思,還直接給趙王潑冷水。趙豹認為若趙國可以如此輕易地得到上黨,定然是事出有因。當前的形勢很明顯,秦國對於上黨花費了大力氣,有勢在必得之心。倘若趙國將上黨奪來,秦國定然不會甘心。馮亭此舉,是要驅狼搏虎、禍水東引,進而借用趙國的兵力抵抗強大的秦兵。他的真正目的不是向趙國靠攏,而是借趙國之力保衛韓國。

    只是趙孝成王自即位以來一直沒有建立什麼功勳,能夠有如此好事讓他坐享其成,即使有危險,他也甘願冒險。於是,趙孝成王轉頭找平原君趙勝,看他能不能夠給自己一些更加有見識的建議。

    趙勝自然明白趙王的心思,他知道,其實趙王早就做好了接收上黨的準備,現在需要的是一批支持自己的人和一個出兵的理由。趙勝已經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既然勸不動,索性就順水推舟。

    趙勝在見趙王之前已經考慮了很多,所以趙王一開口,趙勝便直接應答:“這是好事,要了也不是一件壞事。如果經營得好,說不定趙國還能夠憑藉這一次機會崛起。多少年以來,趙軍屢次發百萬大軍進攻別的國家,想要奪取一兩座城池,但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現在趙國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坐收17個城邑,何樂而不為呢?上黨是古來兵家必爭之地,一旦被秦國佔領,則趙國的邯鄲就會直接暴露在秦國的鐵騎之下。邯鄲貴為趙國的國都,南阻漳水,西恃上黨而守太行。現在魏國的河內已經被秦國佔據,如果上黨也被秦國佔據了,趙國再想與秦國爭奪太行之地,就會難上加難。到時秦國居高臨下,整個中原就成了秦國的板上之肉。因此,與其讓秦國輕易地獲取上黨,不如率先佔了這個戰略要地以鞏固邯鄲。趙國如今兵強馬壯,即使秦國要決戰,趙國也不必懼怕。趙國即使沒有獲取上黨,當秦軍佔領上黨後,也必將出兵直入三晉之地,到時還是要和秦軍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