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28章邁向一個新時代(第2頁)

    如范雎所料,秦王非但不怒,反而將他引入內宮密室,屏退左右,待之以上賓國士之禮,想要和范雎單獨傾心而談。

    當然,秦王也知曉了,眼前的這個貌似大逆不道的人,就是前面給自己寫信的張祿。只是到了這個境界,他們就彼此心照不宣,而秦王所關心的重點,也不是他是誰,而是他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

    范雎知道,兩年以來,對於秦國王室的局勢,他只是耳聞;甚至對於秦王的瞭解,也不過是基於自己的經驗,結合現實環境和其政策綜合出來的。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越是到了關鍵時刻,越是要考量一下這秦昭襄王的為人,切不可貪功冒進,以致最終得不償失。

    范雎深諳進取之道,虛實之法,知曉要探測這秦昭襄王的心思,就必須言辭閃爍,讓他摸不著頭腦。果然,酒過三巡之後,秦王便開始向范雎掏心窩子了。豈料此時的范雎依然故作高人,對於秦王的問題也是含糊其辭。秦昭襄王見此,知道範雎還不是很信任自己,遂更加畢恭畢敬地問道:“請先生不要顧忌,有話但請直說,寡人是真心地想要聽取先生的高見。”

    范雎卻一再避實就虛,唯唯諾諾,避而不答。這樣的情形,一再發生,秦王越加誠懇。原本是一場主考官對考生的殿試,變成了私密的考生考核主考官的殿試。秦昭襄王見狀,只能拿出自己的撒手鐧,站起身來,向范雎深施大禮,苦苦祈求道:“寡人一片誠心,天地可鑑,先生如果不吝賜教,寡人一定會真心感佩。”

    范雎見時機已到,終於向秦王開啟了一道大門,這道大門裡有兩個情景。情景一:秦昭襄王大權獨攬,宣太后、四貴等人最終成為歷史的過客。情景二:秦王掃六合,八荒九州,盡皆聽取秦國號令。

    而打開那扇大門的鑰匙,就是范雎對秦昭襄王的一番話,話中內容在前面已經有過具體介紹,此處自不必多言。表達的意思很明確:范雎在三言兩語之間,就把眼前的秦昭襄王與古代的堯、舜、禹等聖賢聯繫到一起,大凡為高位者,很少沒有虛榮心的,即使如秦王這樣的英明決斷之人,也覺得范雎一席話很是受用。

    接著,范雎藉機激勵秦昭襄王禮賢下士。並以呂尚和自己相比,意思很明顯:秦王不用他則矣,用他就一定要拜他為丞相,自己也一定能做個賢德的丞相。秦昭襄王自然不能夠拒絕,不然就會將自己貶到桀、紂行列,以此迫使秦王就範。緊接著,范雎便開始向秦王大表忠心,因為一個人有才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其才能會給君王帶來好處。於是,一番慷慨悲壯之詞便這樣脫口而出。他先是說自己為了秦國披肝瀝膽,以情來感召昭襄王;後來再曉以利害,以殺賢誤國震懾昭襄王,這樣就能夠保證,自己不會被秦昭襄王的一時衝動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