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0章勇氣要慎用(第2頁)

    宋國沒來由地被捲進了齊魯的糾紛中,又連戰連敗,由此也引發了宋國的另一場內亂。原來在乘丘之戰中,宋國的猛將南宮長萬被魯莊公以金僕姑箭射中,活捉了去,後來在宋國的再三懇求下才被釋放回國。在迎接南宮長萬時,宋閔公隨口說道:因為南宮淪落為魯國的囚犯,所以以後不會再尊敬南宮了。這本來是個無心的玩笑,沒想到卻因此斷送了宋閔公的一條性命。

    南宮長萬被魯國羞辱,本來就心懷憤懣,被國君如此嘲諷,自然懷恨在心,於是決定造反。周僖王元年(公元前682年),南宮長萬發動叛亂,先在蒙澤殺死了宋閔公,又在東宮附近殺死了太宰華督,並立公子游為國君。宋國的公子們紛紛出奔曹國,並迅速組織起一支軍隊試圖打退南宮長萬。蕭叔大心以及公室其他族人向曹國借兵,殺回宋國,先殺了南宮長萬的族人南宮牛,又進入都城殺死了公子游,另立逃亡到亳地的公子御為國君,是為宋桓公。南宮長萬及其另一員手下猛獲倉皇出逃到陳國和衛國。宋國隨即與陳、衛交涉,希望將這兩人送回。衛國一開始還想庇護猛獲,但在大夫石祁子的勸說下還是將猛獲交了出來。而陳國在宋國許下的財禮的誘惑下,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便將南宮長萬灌醉,用牛皮裹緊送回了宋國。最終這二位都被處死。

    經過這場內亂,宋國再次衰弱下去,無力與周邊諸國抗衡。同時,齊桓公也意識到以齊國現在的國力還無法稱霸諸侯,於是他將注意力轉向國內,在管仲的主持下開始了政治經濟體系的改革。

    和魯國的爭鬥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這對於執政伊始的齊桓公無疑是當頭一棒。但齊桓公不愧是一代明君,他並沒有因為暫時的挫折而畏縮不前,反而明智地認識到對於剛剛從內亂中平復的齊國,想要爭霸,還是要從內政做起。於是他任命管仲為卿,在齊國掀起了一場全面的改革。

    隨著平王東遷和周王室地位的下降,宗法制在事實上已經土崩瓦解,那麼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戶籍管理制度也需要相應的改革。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國(國都以內)、野(國都以外)之分。管仲將國都以內地區劃分為21鄉,分別為工、商和士居住,其中工鄉3,商鄉3,士鄉15,士鄉由齊桓公和高子、國子兩家貴族各管五鄉。鄉(2000家)下有連(200家)、裡(50家)、軌(5家)。

    從屬關係為:五家為軌,十軌為裡,四里為連,十連為鄉,分別由軌長、裡司、連長、鄉良人(或鄉大夫)管理。國都以外地區為5屬(區),為農民居地。屬(9000家)下有縣(9000家)、鄉(3000家)、卒(300家)、邑(30家)。從屬關係為:30家為邑,長官稱為邑有司;10邑為卒,長官稱卒帥;10卒為鄉,長官稱鄉帥,3鄉為縣,長官稱縣帥,10縣為屬,長官稱屬大夫和屬正長,由朝廷的五大夫直接管理。

    管仲推行的這一制度稱為“參果伍鄙”制度,它廢除了分封制度下的貴族采邑,而代之以一種類似於後世郡縣制的體制。不僅是一種日常行政管理的基本架構,有利於人員管理和賦稅徵收,它還直接與兵役制度結合起來,在齊國的爭霸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於“參果伍鄙”制度使用了軌、裡、連、鄉這種層層管理的體制,很容易在戰時轉化為軍事建制。

    根據管仲的設計,國都下屬的二十一鄉中,除去工商六鄉外,尚有十五士鄉。每家都出一名壯丁參軍,一軌五家,便有五名兵士;以此類推,一里五十家,出五十名兵士;一連二百家,出二百名兵士;一鄉二千戶,出二千名兵士,五鄉一萬戶,出一萬名兵士,一萬名兵士編為一軍,十五士鄉共有三萬戶,則共有三萬名兵士,可編為三個軍,平時作為行政長官的軌長、裡司、連長、鄉良人在戰時變為軍事長官,負責統領本地區所召集的士兵,齊桓公,國子,高子則分別統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