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八百五十章 陳十一(第3頁)

  一個孤苦無依的陋巷孩子,在那一刻,綻放出一種無比璀璨的人性。

  正是希望。

  而這種人性和希望,會支撐著孩子一直成長。

  老夫子轉頭望去,隔著一堵牆壁,遙遙望向了那座未來的書簡湖,看到了那個面目憔悴、心神枯槁的賬房先生。

  老夫子收回視線,嘆了口氣,這個劍走偏鋒的崔瀺,當年就真心不怕陳平安一拳打殺顧璨,或是直接一走了之?

  一旦陳平安的人性脈絡在此斷去,後遺症之大,無法想象。以後來陳平安的種種遠遊歷練,尤其是擔任隱官的人心鍛鍊,會使得陳平安遮掩錯誤的本事,會無限趨近於崔瀺的那種自欺欺人,變得神不知鬼不覺。

  他媽的你個繡虎,一個不小心,說不定如今陳平安就已經是“修舊如舊、而非嶄新”的那個一了。

  老夫子小聲嘀咕,罵罵咧咧了一句。

  陳靈均始終站在自家老爺門口那邊,在這兒,心安些。

  老夫子轉頭笑道:“景清,你在這裡稍等片刻,我去個地方,很快回來。”

  陳靈均立即挺直腰桿,朗聲答道:“得令!我就杵這兒不挪窩了!”

  青鸞國一處水神祠廟,佔地十餘畝的河伯祠廟,僥倖未被戰火殃及,得以保存,如今香火越來越興盛。

  在第四進的遊廊當中,老夫子站在那堵牆壁下,牆上題字,既有裴錢的“天地合氣”“裴錢與師父到此一遊”,也有朱斂的那篇草書,多枯筆淡墨,百餘字,一氣呵成。不過老夫子更多注意力,還是放在了那楷字兩句上邊。

  老夫子仰頭看字,捻鬚而笑。

  天上月,人間月,負笈求學肩上月,登高憑欄眼中月,竹籃打水碎又圓。

  山間風,水邊風,御劍遠遊腳下風,聖賢書齋翻書風,風吹浮萍有相逢。

  好個風月無邊,碎圓又有相逢。

  陸沉在劍氣長城那邊,說天上月是攏起雪,人間雪是碎去月,歸根結底,說得還是一個一的去返。

  而朱斂的草書題字在牆壁,百餘字,都屬於無心之語,事實上文字之外,撇開內容,真正所表達的,還是那“聚如山嶽,散如風雨”的“聚散”之意。曾經之朱斂,與當下之陸沉,算是一種玄之又玄的遙相呼應。

  道祖攤上這麼個只喜歡看戲、清靜不作為的嫡傳弟子,說話怎麼能夠硬氣。

  驪珠洞天最終折騰出這麼大的動靜,曾經在此擺攤多年的陸沉,推波助瀾,得算他一份,逃不掉的。

  這次暫借一身十四境道法給陳平安,與幾位劍修同遊蠻荒腹地,算是將功補過了。

  道祖先前之所以願意再看看,陳平安作為年輕隱官做出的那個選擇,至關重要。

  返回泥瓶巷。

  老夫子走到陳靈均身邊,看著院子裡邊的黃泥牆壁,可以想象,那個宅子主人年少時,揹著一籮筐的野菜,從河邊回家,肯定經常手持狗尾巴草,串著小魚,曬成魚乾,一點都不願意浪費,嘎嘣脆,整條魚乾,孩子只會囫圇吃下肚子,可能會依舊吃不飽,但是就能活下去。

  民以食為天。

  嘉穀布帛二者,生民社稷之本。

  家家戶戶,豐衣足食。

  路上行人,衣履溫暖。

  老夫子雙手負後,站在門外望向門內,沉默許久。

  陳靈均趴在黃泥牆頭上邊,雙腳懸空,喃喃道:“至聖先師,我先生雖然是劍仙,是武學宗師,是落魄山的山主,是劍氣長城的隱官大人,可是我曉得,我家老爺最心心念唸的,還是當個問心無愧的讀書人,一路走來,可不容易了,道理說破天去,天底下最不想吃的飯,可不就是個百家飯嗎?因為自個兒沒有家了,才會不得不吃百家飯嘛。而且我家老爺又念舊,又最感恩,長輩緣怎麼來的,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因為我家老爺打小兒就與老人們聊天嘛,所以這些年其實很辛苦的,每次回了家鄉,都會來這邊坐一坐,是老爺在提醒自己做人不能忘本呢,你老人家,是讀書人的祖師爺,可不許別人欺負他啊。”m..oΓg

  老夫子笑道:“那如果做人忘本,你家老爺就能過得更輕鬆些呢?”

  陳靈均毫不猶豫道:“好人一生平安,平安一生好人!”

  老夫子笑道:“這確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們去給予希望。”

  陳靈均咧嘴一笑,趴在牆頭上,總算能夠為自家老爺做點什麼了。

  老夫子好像這會兒心情很好,拍了拍青衣小童的肩膀,滿臉笑意,“走。”

  陳靈均鬆開手,落地後納悶道:“至聖先師,接下來要去哪兒?去文武廟逛逛?”

  老夫子笑眯眯道:“都拍過了道祖的肩膀,也不差那位了,以後酒桌上論英雄,你哪來的敵手?”

  陳靈均滿頭汗水,使勁擺手,一言不發。

  至聖先師,你坑我呢?!

  老夫子伸手拽住青衣小童的胳膊,“怕什麼,不大氣了不是?”

  陳靈均雙腳立定,身體後仰,差點當場落淚,嚎道:“不去了,真的不去!我家老爺信佛,我也跟著信了啊,很心誠的那種,我們落魄山的山風,第一大宗旨,就是以誠待人啊……”

  以後要是給老爺知道了,揍不死他陳靈均。

  落魄山,山門口一邊,擺放了一張桌子,另外一邊,有個黑衣小姑娘,肩挑金扁擔,橫膝綠竹杖,斜挎著一隻棉布小挎包,坐在小竹椅上。

  她瞧見了桌旁那邊,站著個老道人,揉了揉眼睛,不是自己眼花,小姑娘將行山杖和金扁擔都斜靠竹椅,立即站起身,小跑到高大老道人身邊,一個站定,仰頭問道:“老道長,口渴不?咱這兒有茶水待客嘞。”

  小姑娘補了一句,“不收錢!”

  見那老道人不說話,小米粒又說道:“哈,就是茶水沒啥名氣,茶葉來自咱們自家山頭的老茶樹,老廚子親手炒制的,是今年的新茶哩。”

  老觀主點點頭,坐在長凳上。

  比起在小鎮那邊,消了點氣。

  不然這筆賬,得跟陳平安算,對那隻小爬蟲出手,有失身份。

  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

  小米粒去煮水煎茶之前,先打開棉布挎包,掏出一大把瓜子放在桌上,其實兩隻袖子裡就有瓜子,小姑娘是跟外人顯擺呢。

  小米粒問道:“老道長,夠不夠?不夠我還有啊。”

  老觀主又想到了那個“景清道友”,差不多意思的言語,卻天壤之別,老觀主難得有個笑臉,道:“夠了。”

  黑衣小姑娘讓老道長稍等片刻,她就自個兒忙碌去了。

  很快就拎著一隻錫罐茶葉和一壺沸水,給老道人倒上了一碗茶水,小米粒就告辭離開。

  老觀主笑問道:“小姑娘不坐會兒?”

  小姑娘使勁搖頭,“不嘞,暖樹姐姐不許,說是免得客人喝茶不自在。”

  小米粒最後提醒道:“對了,剛煮沸的茶水,老道長小心燙啊。”

  老觀主笑了笑,心誠的言語,記起了當年那個揹著把“長氣”闖入藕花福地的泥腿子。

  人間萬物多如毛,我有小事大如鬥。

  老觀主舉起茶碗,笑問道:“你就是落魄山的右護法吧?”

  周米粒剛要轉身,立即使勁點頭。

  小姑娘抿嘴而笑,一張小臉龐,一雙大眼眸,兩條疏淡小小的黃色眉毛,隨便哪兒都是喜悅。

  老道長早這麼敞亮,她早就不客氣就落座了嘛。

  小米粒坐在長凳上,自顧自嗑瓜子,不去打攪老道長喝茶。

  沒來由發現老廚子不知何時來到山門口這邊了,小米粒拍拍手,好奇問道:“老廚子,今兒怎麼下山啦?書看完啦?”

  朱斂笑道:“還沒呢,得慢慢看。”

  小米粒轉頭望向老道長,伸手擋在嘴邊,“老道長,老廚子是我們落魄山的大管家,炒菜一絕!你們倆要是聊得投緣了,那就有口福嘞。”

  老觀主點點頭,“再惡客登門,給小姑娘這麼一款待,也要和氣生財了。江湖故人,會投緣的。”

  朱斂笑道:“小米粒,能不能讓我跟這位老道長單獨聊幾句。”

  小米粒乖巧點頭,又打開棉布挎包,給老廚子和老道長都倒了些瓜子在桌上,坐在長凳上,屁股一轉,落地站穩,再轉身抱拳,告辭離去。

  朱斂與老觀主抱拳再落座,相對而坐,給自己倒了一碗茶水。

  老觀主笑眯眯道:“藏掖做什麼,白瞎了一副能讓天地養眼的好皮囊。”

  朱斂一笑置之。

  各自修行山巔見,猶見當初守觀人。

  老觀主問道:“何時夢醒?”

  最有希望繼三教祖師之後,躋身十五境的大修士,眼前人,得算一個。

  朱斂答非所問:“人生就像一本書,我們所有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書裡的一個個伏筆。”

  老觀主點頭道:“所以說無巧不成書。有些巧合,妙不可言,比如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陳十一。陳是一。一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