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為巔峰,卻少一山(第3頁)

  陳平安第二劍卻被丁嬰拔地而起,一拳打回山巔。

  丁嬰緩緩登高,隨手一拳的拳罡,就如身高百丈的神靈手臂,一次次掄臂砸在牯牛山上。

  陳平安一劍摧破而已。

  得了天地武運的丁嬰,甚至再次陰神出竅,變成一尊牯牛山奇高的金身法相,雙手握拳,一次次捶打牯牛山。

  陳平安本該換上那針鋒相對的雲蒸大澤式,可是手握長氣之後,就再無換上拳法的想法,哪怕人與劍,都被那金身陰神砸得連同牯牛山山巔一起下降,仍是執意以劍對敵,牯牛山的塵土早已遮天蔽日,不斷有巨石滾落,並且硬生生被丁嬰打出了一場場好似雪崩的山體滑坡,以及裹挾無數草木的泥石流。

  高聳的牯牛山,被一點一點打得矮了。

  山頂那那一襲金袍,始終屹立不倒。

  丁嬰真身走上最新的所謂山巔,塵土飛揚,昏暗無光。

  趁著陳平安一劍擋下陰神的一掌壓頂,打爛了法相整隻手掌,金光崩碎四濺,牯牛山像是下了一場金色的大雨。

  丁嬰一線筆直前奔,一拳砸中陳平安額頭。

  一粒金光,從牯牛山拋出一道弧線,重重摔在牯牛山數百丈之外的大地上。

  那條纖細的金色軌跡,很像一座金色拱橋。

  丁嬰神意圓滿的一拳迅猛揮出。

  亦是白虹掛空的萬千氣象,景色壯麗。

  剛好這道白虹落地之處,是那一粒金光。

  陳平安又被打退出去百餘丈。

  丁嬰也惱怒極了那陳平安的堅韌體魄,連腳下這座牯牛山,也給削平了整整數十丈,那傢伙竟然還能渾然不覺,出劍不停,丁嬰怒喝道:“這一拳,死也不死?!”

  身後那尊巨大陰神,躍過牯牛山,一腳觸及地面後,身軀前傾,另一腳剛好踩在陳平安頭頂。

  比起能夠握住長氣而已,

  隨著兩人瘋狂廝殺,越來越酣暢淋漓,劍氣不斷在手心和手臂附近炸開,承受住一次次丁嬰陰神捶打的法袍金醴,那些靈氣幾乎就在陳平安頭頂崩裂。

  陳平安心神全然沉浸在與丁嬰的一較高下,甚至來不及去適應這些靈氣的變化,自然而然,好像它們的存在,就是天經地義的。

  哪怕如有神靈將靈氣錘鍊入體的痛楚,陳平安也顧不上,只當是練拳一般無二的苦頭而已。

  至於那麼多絮亂靈氣,滲入肌膚、血肉和筋骨,再入竅穴氣府、和魂魄心湖,陳平安更是無暇顧及。

  山高水險,路阻且長。

  陳平安一心一意看著遠方,腳下道路的一些攔路石,卻又彷彿自然而然就繞過了,道路還是那一條,沒有另闢蹊徑,故而那些攔路石,就成為了陳平安人生歷程的一段。

  金身法相一腳踩踏下去,地面出現一個大坑。

  丁嬰擺出一個“想當然”的拳架,道法真意,近乎“心意所及,便成真相”了。

  一手掌心朝天,橫在身前,一手握拳,重重錘在手心之上。

  一拳敲下。

  風起雲湧,天幕陰沉,便有一道粗如數人合抱之木的閃電,當空劈下。

  陰神早已後退,雙臂環胸,冷眼旁觀。

  一道道閃電砸入那個大坑中。

  綿綿不絕的閃電,接連不斷,向彎腰站在坑底的陳平安當頭澆下。如一道道洪水漫過那件法袍金醴,迅猛流瀉而下。

  丁嬰雙眼趨於金黃光彩,最後一次以拳錘掌,天空中彷彿雷池的雲海,落下一道最為粗壯的雪白閃電,卻不是砸向大坑,而是緩緩降落,然後被那尊陰神法相握在手中,如持長劍。

  然後開始前奔,將手中“長劍”輕輕向前一拋。

  最後雙手握住這把雷電交加的長劍,站在那座大坑邊沿,劍尖朝下,往坑底那人頭頂重重落下!

  要知道這一劍,除了本身蘊含的雷霆之威,還有著丁嬰對於劍道的體悟。

  丁嬰扯了扯嘴角,雙手負後,“我知道你來了,是不是陳平安死了之後,你才會真正露面?你確實大方,這個叫陳平安的謫仙人,真是一塊最佳的磨刀石,怎麼,是怕我實力太弱,不值得你出手?”

  城頭之上。

  俞真意臉色陰沉。

  種秋呵呵笑道:“如何,還覺得自己是修道有成的神仙嗎?”

  周肥伸手扶額,語氣幽怨,哀嘆道:“他孃的咱們是在藕花福地啊,又不是在浩然天下,靈氣隨便你們揮霍,你們兩個也太……得嘞,老子回去以後,一定要找到這個陳平安,不管他當下境界如何,都要認識認識他,最好是擔任我姜氏的供奉,境界低又如何……”

  陸舫打斷好友的碎碎念,冷笑道:“前提是那傢伙沒死。”

  周肥嘆了口氣,拿開額頭上的手掌,望向牯牛山那邊,“難了。”

  除了一道道閃電砸下,更有丁嬰遠遊的陰神法相,手持一劍,對著陳平安的頭顱刺下。

  毫無懸念,陳平安哪怕身穿法袍金醴,即便有初一和十五竭力阻攔,仍是被這一劍打得滲透地下極深。

  在陳平安消失後,陰神手中長劍碎裂,劍意與雷電一起崩散在坑中,大坑與天上雲海遙相呼應,也是雷池盪漾的模樣。

  大局已定。

  丁嬰心神緊繃,準備迎接那一位真正的對手。

  果然。

  牯牛山之巔,丁嬰不遠處,有一位身材異常高大的老道人,淡然道:“你們互為磨刀石罷了。”

  丁嬰正要說話。

  老道人冷笑道:“找死。不過也無妨,這一世你丁嬰還是有點意思的。”

  浩然天下,純粹武夫,四境煉魂,五境煉魄。

  肉身打那一劍打入地底下的陳平安,確實沒有起身再戰。

  但是大坑雷池之中,出現了一位金袍飄蕩的年輕劍仙,意氣風發,雙指併攏,在身前一抹而過。

  便有一劍懸停在身前。

  與之前陳平安在城頭,如出一轍。

  但是不同之處,在於這位金袍謫仙人之後,還出現了一位腳穿草鞋、身穿麻衣的少年,面容相較謫仙人,要更年輕一些。

  一劍現世。

  身前謫仙人陳平安微笑道:“我有一劍?”

  剛好身後草鞋陳平安一衝向前,握住那一劍,高高躍起,一如當年劍斬大嶽穗山,朗聲道:“可搬山!”

  這一劍去。

  哪裡還有什麼天下第一人丁嬰,世上徹徹底底再無丁老魔。

  因為整座牯牛山都沒了,被一劍夷為平地。

  大坑之中,陳平安藉助沒了閃電鎮壓的金醴,一抖衣袍,破開大地束縛,將自己從泥地中“拔”了出來,那魂與魄的兩個陳平安皆返回身軀,沿著山坡,緩緩走出大坑。

  一個滄桑嗓音帶著點笑意,不知是譏諷還是促狹,“這一劍還不錯。”

  陳平安摘下腰間酒壺,仰頭痛痛快快喝了一口酒後,問道:“你就是陳老劍仙說的那位東海道人?這裡就是那座觀道觀?”

  出現在陳平安身側的老道人笑著搖頭道:“沒什麼觀道觀?我在何處,道觀就在何處。”

  陳平安抬起袖子,抹了抹臉上的血汙,可是才擦乾淨,就又滿臉鮮紅,問道:“我能不能罵幾句?”

  老道人微笑道:“自己看著辦。”

  陳平安臉色不變,繼續擦拭鮮血,“老前輩道法通天,厲害厲害。”

  老道人點頭道:“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