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西風半部沙 作品

第441章 不期而遇的客戶(第2頁)

            

            

                “不妨事,張開門做生意,隨時歡迎各位領導前來指導工作,秦總請跟我來,我們這邊工人比較多,咱們坐車參觀吧。”
            

            

                禮貌性的和對方握手,季東來帶著秦總一幫人坐上了廠內週轉車。
            

            

                如同每次一樣,眾人在煉膠車間停下。不同於上一次,這次眾人只能遠距離看著,因為設備在不停地運轉。
            

            

                現在每天生產量非常大,再加上季東來給設備的控制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設備運行更加的平穩。
            

            

                軍品硫化車間那邊劉家輝又做了五套八百噸的硫化機,現在整個車間滿負荷生產。相應的對膠料的用量非常大,車間訂單如同糖葫蘆一樣懸掛在煉膠車間對應位置。
            

            

                “季總,你們每天的生產量都這麼大麼?”
            

            

                非核心人員都被隔離在生產區域之外,季東來和秦總那邊戴上安全帽進入生產區域,秦總看著跟前的訂單記錄標識,眼睛裡都是震撼。
            

            

                按照上面標識,四分之一綠牌是五百公斤橡膠。今日的產量已經十個圓圈,意味著已經生產了十噸料。
            

            

                秦總也在煉膠車間盯著生產一段時間,印象中很少有設備能夠達到這個數字。
            

            

                更加重要的是現場非常乾淨,不是那種隨時打掃帶來的乾淨,即便如此現場工人還是隨時清理,看得出工廠管理非常好。
            

            

                “我們現在煉膠是三班倒,每一個班組一行,這個橫著看的。上一個班組是兩排八個圓圈,他們這個班組是早晨六點接班,晚上六點下班。今天的膠種比較雜,煉製的比較少,我們到那套改造的進口設備看一下。”
            

            

                設備生產能力歷來是客戶的考察重點,秦總一句話就問到點子上,季東來看得出對方是真的想買設備。
            

            

                上了單獨的運轉車輛,分分鐘到達進口設備的跟前。
            

            

                同樣是產量記錄板,本套設備的這個班次已經有十五個圓圈,代表十五噸料。秦總看了一下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下班。
            

            

                十個小時十五噸煉膠量,與傳統設備相比很不錯了。
            

            

                “今天換料兩次,如果沒有換料清洗,應該產量更大。通常我們在煉製工業膠板的時候產量最大,每個小時能夠達到五噸料,還不是滿負荷生產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