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二百四十二章   摧鋒



                二百四十二章摧鋒

    如果對手是披甲的重裝步兵,百多步的距離,專業弓兵可以射出十幾輪羽箭——身上穿了幾十斤鐵誰也跑不動,為了保存體力只能緩步推進,到陣前十幾步即將接敵時再開始衝鋒;阿蚱怯的絕大部分苗兵幾乎都是無甲,在距長捷營兩百餘步時便開始疾衝,速度自然要快得多,僅僅幾個呼吸間便逼到了陣前;長捷營的戰兵們大多是刀盾兵和槍兵臨時操弓,儘管孫杰治軍有方,他們畢竟不是專業弓手,這段時間只來得及射出三四輪箭支。然而,步弓對無甲的傷害性是致命的,就是這三四輪射擊,苗兵們便有二三百人被射中,哀嚎翻滾著倒在地上,繼而絆倒了後面更多的人。

    逼到陣前的苗兵們被盾牆阻住了,一支支從大盾縫隙裡探出來的長槍讓小小的軍陣像一隻渾身乍起長長利刺的豪豬,即使是頭飢餓嗜血的雄獅一時間也無從下口。被後排擁著收不住腳的苗兵驚恐地眼睜睜看著對面閃亮的槍尖向前一送、槍桿一擰、再往回一抽,身旁剛剛還生龍活虎的同伴便軟綿綿地倒下去,緊接著自己也感到小腹一涼……暫時沒被長槍戳中者狠狠撞在大盾上,徒勞地揮舞著手中的苗刀向前砍去、從大盾的間隙裡盲目地捅過去,然而,即使勉強能夠到對方的臂甲或胸甲,傷害性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反,相鄰的兩面大盾狠命一夾,伴著慘叫聲,持刀者那條毫無保護的小臂往往便“咔嚓”一聲被生生夾斷!

    衝擊的動能也讓長捷營兩百人的單層盾陣向後微微一挫。不過,這種盾陣本就是為了硬剛重甲步兵集群的衝鋒而設計——當然,面對重甲集群時盾陣會有二至三層甚至更厚——饒是單層,長捷營也絕不可能被無甲苗兵一衝而破。前排的甲兵們低下被鐵盔保護的頭頂貓著腰側弓步用肩膀和整個身體死死撐住大盾,為後排實施反擊的戰友們提供最大範圍的保護,一百五十名長槍手一下又一下將手中的長槍向前用力捅去,為身前的戰友減輕正面壓力,最後面的一百五十名弓兵隊則好整以暇地分作“品”字形三組,最大的一組當前,兩個小組守定側面大車,持續半張弓拋射,給敵人的後隊進行不間斷的殺傷。在盛得功的大車旁,一百五十名刀盾兵已列隊完畢,靜靜地等待命令。這是孫家軍著名的“摧鋒隊”,將近兩百年來孫家軍中一向由親衛營官自領的精銳中的精銳,專為剋制敵將的家丁和親衛隊,平日散在營中做各果的骨幹,遇到勁敵時抽調成軍。苗兵逼到陣前時奉令棄弓成伍,此刻被盛得功扣在手裡做預備隊,將在最關鍵的時刻投入戰場。馬隊的甲騎們此時已將虛張聲勢的馬刀紛紛換成掛在鞍旁的騎槍,利用速度優勢在軍陣兩側往復驅馳,將聚在一起的苗兵戰團衝成威脅小得多的散兵,沒有成建制長槍兵保護的苗兵們一個又一個慘叫著被戳中,倒在塵土裡翻滾……

    有長捷營在前面頂住了伏兵的第一輪衝擊,劉超定了定神,迅速指揮手下的兩個戰兵營在陣後拉出兩道防線,把輔兵和隨軍輜重保護在陣中,隨即又抽調了一些長槍兵配合長捷營協守側翼的大車防線。站在陣中大車上的盛得功向劉超點了點頭致意,劉副帥頷首回禮的同時感激地一笑,雙腿一夾馬腹來到車前,與盛得功並肩而立,嘴裡由衷地誇讚道:“盛將軍帶得好兵啊!”

    論官秩盛得功比劉超差了兩級,急忙抱拳謙道:“末將不敢當!俺家大帥常說,這幾年貴州不失全靠劉帥虎威。”

    聞言劉超面上一紅。與張芳之流相比,自己的兵絕對可以算敢戰的強軍了,劉副帥也確實每每有些顧盼自雄的意思。但所謂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見到長捷營的這番表現,劉超在心裡暗暗盤算了一下,很快得出結論:若是野戰真動手,自己滿編的五個營合在一起也未必夠盛得功這一個營吃的!裝備好、敵境行軍時每個戰兵配一名專門背甲的輔兵,嗯,這是久得聖眷,人家闊氣慣了;行軍時寂然無聲、披甲列陣時不張望逼近中的敵軍,好吧,這是孫大帥治軍嚴厲,劉副帥相信,若是用皮鞭軍棍打上幾個月,自己的河池兵也能做個八九不離十;然每一名戰兵,不論是刀盾兵還是槍兵都能開弓射箭達百多步遠,這便絕不是一般的營兵可比的了!尤其是臨敵成陣,七百來人可不算少,馬隊前出擾敵、拖倒大車佈置側翼防線、盾牆與槍兵和弓兵隊的默契配合、那一小隊沉默的刀盾兵身上冒出的凜然殺氣……劉超深知,不付出多年日復一日嚴格訓練和殘酷實戰血與火的磨鍊,這一切絕做不到流水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