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二百二十六章   破局



            二百二十六章破局

    蔡復一的主張是兩面牽制、中央開花,最後各個擊破。具體說來,是四川、雲南分別用重兵圍攻赤水、烏撒、沾益三地。前期外圍圍而不打,由貴州明軍挑大樑直搗織金,先把安邦彥的老巢端了,然後死死咬住其殘部,他逃向哪個方向,就以哪裡的明軍為砧,貴州明軍為錘,予以徹底剿滅,隨後乘大勝之勢把最後兩個據點拔除,一勞永逸。

    這個想法非常好。短几個月,蔡復一便敏銳地發現了整個動亂的核心所在:“水西與永寧、沾益、烏撒諸土官,境土相連,世戚親厚。無事則互起爭端,有事則相為救援。”

    西南鼎沸,乍看之下亂成一鍋粥,其實真正有較大威脅的,只有四股最強大的勢力:水西安邦彥、永寧奢崇明、烏撒安效良、沾益安紹慶,其他小土司都是附從,皆不足慮。只要把這幾股首逆滅掉,整個西南立刻會恢復秩序。無疑,蔡復一提出的戰略也很恰當:大明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在外線,四川、雲南兩省鉗制住幾股勢力叫他們不能互為聲援,貴州腹心開花,隨即便可以予以各個擊破。

    不過,計劃再周密,也需要配合——而只要說到配合……我們就知道,蔡大人便一定會敗得一塌糊塗。

    三省合剿的報告打上去,朝廷當然二話不說就準了,然而張鶴鳴大人卻很生氣:哼,總督川黔軍政是本部堂的官職,怎麼,你一個黔省巡撫,竟指揮起本總督來了?這還不算完,連雲南你也要伸手,再找湖廣協調後勤——看樣子你姓蔡的竟有經略五省之志啊!你這麼能幹,可要老夫往哪裡擺?!

    生氣歸生氣,明面裡張大人對蔡大人的計策大加讚賞,並表示自己早有此意,一直在等待一個像蔡大人這般老成謀國的夥伴合力平逆,川省也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無論是朝廷還是蔡大人都儘可以放心!

    安邦彥有些坐不住了。這次明軍來勢洶洶,可以明顯看出跟原來那幫人完全不一樣。安長老心裡十分清楚,自己所對抗的大明帝國實在太過龐大,自己每一次的勝利,無論多麼輝煌,在大明那裡都幾乎不值一提,要不了多久,就會重新組織一次規模更大的攻擊;而自己只要失敗一次,便立刻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於是,安邦彥決定來一場豪賭。

    不久前劉超打下了普定,安邦彥便將這裡定為這場豪賭揭幕戰開始的戰場。是日,安邦彥親帥水西軍攻擊普定,大有將其一舉踏平之勢。蔡復一聞訊當即令魯欽、劉超分頭迎戰,自己引軍一部作為後援接應。

    魯欽在汪家衝(安順市宋旗鎮)與安邦彥率先接戰,其後不久劉超趕到,並在蔣義寨(今普定縣白巖鎮講義村)遭遇到阿蚱怯帶領的另一支生力軍。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廝殺,打到下午,蔡復一將戰略預備隊投入戰場,水西軍開始不支,且戰且退,勝利的天平開始嚮明軍傾斜。傍晚,水西軍主力退過思蠟河(就是三岔河,前文說過,同一條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分別叫做陸廣河、鴨池河、三岔河、思蠟河、谷龍河),向織金方向潰敗。不少沒來得及過河跑掉的水西軍只好藏匿到附近的山上,明軍舉火搜山,得苗逆六百餘,盡斬之。連同白天的戰果,共斬首一千七百級,明軍自身也有千多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