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八十七章 野火



                一百八十七章野火

    儘管與大明其他大多數地方一樣窮得毫無二致,但潁州太和縣光武廟集的人們總是有一種自豪感:這是全大明唯一一個以天子年號命名的地方呢——大漢的光武天子聽過沒?嗯,便是他老人家親口下旨的!說的人滿臉驕傲,聽的人嘖嘖稱羨,往往便忘了,真龍天子的恩澤光芒再耀眼,彼此口裡嚼的是一般無二的野菜團、身上的衣服同樣是補丁摞補丁。

    全大明唯一一個以天子年號命名的地方,真的嗎?當然是胡扯!劉秀被稱為光武帝不假,但那是死後他兒子漢明帝劉莊給老爹上的諡號!話說回來,您也別笑話他們,畢竟大明的識字率不到百分之五,鄉野俚人往自己臉上貼金鬧個笑話也情有可原……後世熱播的《康熙王朝》裡,斯琴高娃還不是一口一個“我孝莊”——識得那許多字的編劇不也是沒搞明白諡號咋回事麼?

    錯歸錯,該自豪還是得自豪不是?為了將這種驕傲具象化,這裡的人們有一個特殊的習慣:晚起。

    界首一帶有很多光武帝劉秀的傳說,最著名的便是“王莽趕劉秀*”。講的是劉秀在前面跑,王莽的軍隊在後面追,某一日天近黃昏時兩軍都在這裡駐紮下來歇息。王莽的大兵駐紮在集北頭,光武天子的小部隊駐紮在南頭。一村之隔,偏偏兩邊竟都不知對方近在咫尺!若是等到天明,王莽的探馬出營,世上便可能再沒有光武大帝啦。然而,真龍天子麼,老天爺當然要佑護——天色還沒矇矇亮,南集這頭的報曉雄雞便一隻接一隻地啼叫起來,劉秀整軍開拔時,追兵都還在呼呼大睡呢!等到集北的雞開始鳴叫,追兵們睡眼惺忪地起身,光武天子已經離開足足一個時辰啦!

    由於這個傳說,這裡的人們總會在雞叫以後個吧時辰才起身——通過與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習俗來顯示自己跟光武天子的特殊關係。可惜,沒有實力做基礎的自嗨往往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這個純粹為了滿足虛榮心的習慣給他們帶來了一場滔天的慘禍。

    白濛濛的晨霧輕紗般籠罩著四野,遠山若隱若現,像一幅淡淡的水墨寫意。清洌的晨風拂過稻田,發出沙沙的輕響,穎水嘩嘩地流著,淙淙水聲倒給清晨平添了幾分靜謐。早起的燕雀開始啾啾鳴叫著紛飛忙碌,它們在尋找被露水打溼了翅膀的蟲兒。青草與泥土的混合氣息瀰漫在空中,這是田園獨特的味道。草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映射出第一縷晨光。一顆露珠沿著葉面向下慢慢地滾動,一點又一點地挪動位置,好像對依偎了整夜的夥伴有道不盡的難捨流連。又一顆露珠動了,接著是第三顆、第四顆……一霎時,所有的露珠都開始顫慄,驚惶地跳起來,匆匆躍向空中,一頭扎進泥土,彷彿要躲避逼近中的恐怖。一連串悶雷聲響起,越來越近,連綿不絕。不,這不是雷聲,是奔馬的蹄聲!晨光中浮現出一隊甲騎的黑色剪影,不時有凌厲的刀光反射出點點寒芒,他們如同來自黑暗深淵的惡魔,馬蹄踏地,猶如死亡的顫音,轉眼間便將一切詩意般的靜美撞得粉碎!

    馬隊從貫穿集子的大路上徑直穿過,馳到南頭便向東西兩翼展開,兜捲回去,不到半炷香的時間便將整個光武集圍得鐵桶一般,通向曠野的大小路口都有幾十騎在呼喝著把守,更外圈的野地裡疏落著百十名騎士,時而揚刀馳上一小段,時而勒馬向集子裡張望片刻,任由胯下的馬匹垂下頭啃食綠油油的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