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一百零二章 臨敵


   第一百零二章臨敵

   尹二五目瞪口呆地僵立了片刻,撒開兩腿向村裡跑去,一路跑,一邊扯開嗓子喊道:“不好啦,有大軍要殺過來啦!”

   大字不識的尹二五當然不知道逼近中的關盛雲船隊是反賊。即便識字,隔了五六里也不可能看清什麼。不過在這個時代,只要過兵,官軍和反賊其實並沒有什麼兩樣:一樣的拉夫、一樣的搶糧、一樣的強堅(錯別字)、一樣的劫掠……的確,史書上往往會記載某支軍隊軍紀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劫什麼的,深受百姓們簞食壺漿的愛戴。然而,濃墨重彩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這種現象實在太過罕見——如果每支軍隊都是如此,史家還需要浪費筆墨麼?而且,這樣的軍隊往往存在不了多久便灰飛煙滅,無一例外!道理其實很簡單:軍紀嚴明,說明將領治軍有方、治軍有方的結果必然是戰鬥力爆棚,再加上廣得民心……這幾樣放在一起,換你做大皇帝,能睡得著麼?

   最好的例子是蕭何。在劉邦出征期間把關中治理得井井有條萬民稱頌,高祖回來時百姓們全跑到駕前為丞相請功,然後劉邦一上朝便把蕭何下了獄!好在經過高人指點,出獄後留職察看期間一改作風,強取豪奪大斂私財,弄得百姓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等百姓們再來告狀,劉邦樂了:這就對了嘛。百姓們眾口一詞地罵你,都覺得朕才是大救星,這樣朕才放心啊!丞相做得好,重賞!

   道理就在那裡擺著,只不過誰也不能明說,得自己悟。

   懂?

   相反,就地徵集補給才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軍隊最普遍的做法。原因麼,首先是巨大到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行省能夠獨立承擔得起的運力成本和低得令人髮指的效率(千里運糧十不存一)、其次,一旦踏上戰場便是生死未卜,從士兵到軍官,恐懼,遺憾等情感都需要宣洩、第三,兵士中有非常高的比例是流犯,本就不是什麼好人……所以無論將領還是地方官,對此往往都會睜一眼閉一眼——事後朝廷也會心照不宣地給過兵的地方免去些賦稅。否則,萬一矛盾激化釀成兵變,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煩!至於百姓的損失……嗯,都是必不可少的代價、朝廷完全可以預期並接受的代價!

   尹二五剛剛跑回楊莊,便迎面撞上了馬老七一行。後者身邊已聚了足足兩百多號人,男女老少都有,陶十六、孟有財等都在其中——這些差不多是現下楊莊的所有人了。沒等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尹二五開口,馬老七衝他點點頭道:“方才麻子哥來過了。石橋保那裡有人跑出來送信,錢大人說過來的都是反賊,要咱們都去府城殺賊,為朝廷立功哩。”

   雖然已餓得兩眼發黑,聽得馬老七這話,像其他人一樣,尹二五立刻來了精神,前陣子戰天鬥地抓謀逆那股子勁頭彷彿瞬間重新附體般抖擻。殺反賊便有饃吃、餓了許久是因為謀逆的反賊都被抓光了——對馬老七尹二五們來說,這道理便如一加一等於二般的簡單明瞭。何況……官軍嘛,無論多菜也惹不起、而反賊們,簡直太容易對付了:那麼多的深宅大院、那許多平日裡如狼似虎的家丁護院、那麼老高的院牆……只要大家高聲呼喝著抓逆賊向前一衝,還不都是邊哭喊著冤枉邊乖乖跪下聽憑發落?一個個像小雞子一樣任咱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