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第35章 交底


   第35章 交底

   第二日將近申時(下午三點),陝西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的一行人馬分乘兩艘略大一點的船隻,由安塞守將谷白松派了小船前導,駛到延安府,在北門外偏東下了船。那裡本就是個碼頭,現下已就近搭了一長排工棚,正熱火朝天地趕造舟筏,一片繁忙的景象。

   知府大堂正中的公案桌被撤了下去,代之以一張高腳茶几。關盛雲與羅軍師一左一右地坐著——關盛雲帶頭,羅詠昊“軍師”的尊稱在軍中已經叫開了。別看只有一字之差,軍中軍師的地位可完全不同於師爺,後者與主將是私人從屬關係、而軍師,地位甚至隱隱在主帥之上(比如諸葛亮)!羅世藩本來也該叫“少軍師”的,不過大部分將領已經叫順了嘴,一時改不過來,而且還習慣性地加上個“小”字,聽起來關係更親切。西面兩排椅子坐著高尤谷龔等眾將,東邊也有兩排椅子,空著,顯是為客人準備的。

   此番景象,今非昔比。

   依著關盛雲的本意,現在兵精糧足,更要擺個什麼陣仗,給這幫狗官來個下馬威,被羅軍師攔住了。理由很有說服力:咱們已經不再是流竄的土匪了,堂堂之師要顯示堂堂大氣,對方是省級代表團,見過大陣仗的,不是九品主簿,再弄那些嚇唬人的東西,萬一人家沒被鎮住,反倒丟人。

   小羅師爺把一行人引入,衝上首抱拳道:“啟稟大帥、軍師,省府客人到。”隨即轉至羅詠昊身後站定。

   來客中有人趨出一步哈哈笑道:“大帥,羅兄,別來無恙否?”說話的竟是老熟人,榆林府通判周持正!

   羅詠昊率先起身,拱手微笑著回答:“行端(周持正的字)兄好。”

   周持正伸手向旁一引:“大帥,羅兄,周某且來引見一下各位大人。”

   “這位是陝西布政使司左參議趙大人!”

   “這位是陝西提刑按察使司副使王大人!”

   “這位是陝西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僉事鮑大人!”

   “這位是在下的上官,榆林府知府蕭大人!”

   ……

   聽到這些官職,不僅關盛雲腦袋裡“嗡”的一聲,羅詠昊本人也暗自大吃一驚:都是四品官(都指揮僉事是三品,不過是武職),而且,本以為省府這一行人只是掛著三司的名義,沒想到真的都來人了!不消說,官職的分量都還很重,並且,捎上了榆林知府蕭長華!

   在羅詠昊的示意下,關盛雲也站起身,周持正每介紹過一位,便黑著臉草草一抱拳道一聲:“久仰”。

   各位朝廷命官心裡更是說不出的彆扭。這班天殺的狗賊!每一副嘴臉都跟自己在刑場上、站籠裡見過的那些傢伙們毫無二致!若在往日遇到,怕不是要遠遠趴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戰戰兢兢地伏地磕頭?偏偏成了氣候,自己不僅要赴身賊窩,表面上還要假裝客氣一番!一個個面帶假笑雙手虛拱,心裡不約而同地念叨詛咒著:“死賊囚!朝廷命官的這一拜你賤命裡受得起麼!遲早死於非命,屍身餵了野狗!”一念及此,有幾位的笑容變成得意,乍一看竟顯得真切起來。

   寒暄已畢,雙方重新落座,有人奉上茶來。

   不止各位官員,所有人都有些拘謹不適,格格不入的兩夥人突然齊聚一堂,連平日裡嘻嘻哈哈沒個正形的高、谷幾位將領都渾身不自在地端坐著,誰也不知該怎麼開場,一時間場面有些尷尬。

   還是羅詠昊率先打破沉默:“各位貴客,一大早趕了七八十里路,當是舟車勞頓。大帥已經安排好了客房,各位可以先洗漱休息一下,晚間也備了些許粗茶淡飯,養足了精神,正事不妨明天再談。各位貴客意下如何?”

   因為以前打過交道,周持正責無旁貸地擔任起了官方發言人:“甚好,甚好。多謝關大帥和羅兄的美意。”說著話,半真半假地捶了捶腰,嘆口氣,“唉,在舟裡這大半天,坐也不是臥也不是,說實話,周某確是有些扛不住啦,哈哈。”

   古人習慣早睡早起,下午四五點鐘吃過晚飯六七點上床睡覺是普遍作息規律,挑燈夜讀到十點十一點那便是懸樑刺股的典範了。羅世藩正要把各人引入客房休息,周持正又道:“羅兄,幾位大人長途跋涉,想必早已疲憊不堪,晚宴就免了罷,隨便弄點吃食,讓大人們在客房墊墊肚子便好,盛情心領!”言畢,向羅軍師遞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