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三十章 陳世凱病逝

許緯辰和姜承志醞釀了好幾天,做了不少心理建設,終於正式到西宮去找皇帝說禪位的事情。兩人預算了七、八種皇帝可能的反應,並且每一種都做好了預案,準備用盡最大的努力請皇帝接受現實。

 但皇帝的反應卻完全在這些預案之外——欣然接受。

 比起把女兒嫁到塞外草原,朱慈炤似乎對禪位並無多少反感。雖然從道理上是解釋得通的,因為朱慈炤這個皇帝手無尺寸之權,處理政務不過是過目用璽而已,而且自冊立太子以來,已經連過目用璽都由兒子代勞了,生活水平又在軍機處的照顧下頗為舒適,當不當這個皇帝,其實並無大區別,甚至不當皇帝之後,或許可以更自由自在一點。

 但畢竟皇位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東西,能輕易拋下的人,真的不多。朱慈炤的淡然處之,倒是令許緯辰和姜承志都心生敬佩,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朱慈炤答應了二人所請,便問起那幾個穿越者們自己研究過的問題,比如之後在京城住哪裡,平時還需要負責什麼禮儀活動之類,但偏偏沒有問“為什麼要禪位”。或許在朱慈炤的心目中,本已流落民間的自己,能登上皇位已經是額外的運氣,也無需思考為什麼會失去了。

 姜承志顯然大喜過望,詳細地為朱慈炤講解了禪位之後的生活安排,並且暗示朱慈炤可以更多地生活在南京。

 朱慈炤對這一點也非常認同。雖然生在京城,但兒時的記憶已經不太清晰了,人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江南水鄉度過的,若是能在江南頤養天年,好過在天寒地凍的京城終日蝸居室內圍著炭盆。

 既然看法一致,許緯辰馬上宣來留守司的制誥學士,開始草詔。今天當值的制誥學士是一位叫作李斯義的山東人,定永八年壬戌科的進士,曾考選庶吉士,翰林院散館之後轉任中書舍人,發南京留守司聽用,現在已經是制誥學士了。

 李斯義聽說是如此重大的事件,持筆的手都有些抖,不過還是忠實地按照許緯辰的口述,起草了兩份詔書。一份是宣佈皇帝六十大壽慶典事宜的詔命,另一份就是皇帝準備在六十大壽慶典之後禪位的上諭。

 兩份詔書擬好之後,由南京留守司三位輔政大臣商議,附上一個討論意見之後送呈京城內閣,再由內閣討論之後重擬,發還南京公佈——看上去這個過程有些奇怪,但當皇帝和內閣不在一處時,也只能這麼來回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