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十章 特大勝仗(第3頁)

   “這倒是。這個方案聽上去不錯。”常鎮業也表示同意,“其實單純就殉國來說,陣亡的將士也不少,鄭聰的戰功並不突出,單獨封爵好像不行,最多封個男爵,但如果名義上是他從鄭成功那裡繼承了一個國公的爵位,那就沒有問題了。”

   王建國一邊從孫廣越手中接過意見書,一邊問道:“那鄭經身上要是有兩個王爵,將來怎麼繼承啊?”

   “你先看嘛,上面也寫著。”孫廣越拿起扇子指了指,雖然只是四月份,孫胖子的扇子還是不離手,“鄭克臧為潮王世子,鄭克塽為延平郡王世子,這樣就行了。”

   “咦,這個主意也不錯。”王建國笑嘻嘻地說道。

   “所以,大家都對這個方案沒有意見?”毛淵明問道。

   金和光左右看了看,見大家都在點頭,便答道:“沒有吧。”

   “嗯。那就說第二件事。老許他們建議,朱慈炤那裡先含糊應對著,不必急於明確他的皇位是從哪裡來的,也不要讓大家討論。”毛淵明見大家沒有意見,便開始講第二件事。

   常鎮業笑了笑說道:“明白,這種事情一旦拿出來討論,按照那些大明官員的尿性,非要鬧出第二次大禮議不可。”

   “不過呢,老許還是建議,對魯王朱以海進行特別處理。”毛淵明繼續說道。

   “啊,這裡寫著。”王建國看著意見書念道,“魯王朱以海以監國名義,長期堅持抗清,最後病逝金廈海邊,可以朝廷名義遣使致祭,上個尊號。遺腹子朱弘桓久在東寧,將滿十五歲,應準承襲魯王之位。魯王兩位郡主,賞給公主俸祿、儀衛。”

   “這個也好。”常鎮業掰著手指數著說道,“福王很早就被清軍捉去北京殺害,也沒有親屬留在江南。唐王兄弟二人先後殉國,也沒有後人了。桂王逃到緬甸,最後還是被吳三桂殺死,也無後。這三位將來如何褒貶,反對者就算有也有限。只有魯王不但有後裔,而且長期生活在東寧,和鄭氏、其他大明宗室的關係都不錯,需要重點關照。現在,魯王的兩位郡主和我們的關係相當不錯,朱弘桓雖然和我們來往不多,但在上書房讀書,以後也能多接觸。安排好這一家子,對我們自己、對鄭經、對朱慈炤都是有好處的。”

   毛淵明對常鎮業的總結非常滿意,便說道:“如果大家沒有意見,我們就按意見書的內容,分頭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