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八十五章 登基大典(第3頁)

   一個三十上下的太監連忙走到了王守禮身邊,說道:“乾爹,我在呢。”

   “許先生,這是我的乾兒子王孝義,在小太監裡是一頂一乖巧能幹的。”王守禮繼續笑呵呵地說道。自從東寧政變以來,王守禮心態上的變化比鄭經本人還大,看誰都不順眼,唯獨對幾位穿越者如同親人一般,說話都是喜笑顏開。

   “嗯嗯,王總管挑選的人,那一定是錯不了的。”許緯辰也滿臉堆笑地說道,“孝義啊,以後你就在皇上身邊當差,可不能有絲毫差錯。”

   “奴才明白,奴才要是有一絲怠慢,王爺和乾爹都饒不了奴才。”王孝義點頭哈腰地答道。

   “嗯,那就跟著過來吧。”許緯辰說著,領著王孝義去見朱慈炤,然後陪著朱慈炤“回宮”。

   毛淵明在鄭經耳邊耳語了幾句,鄭經點了點頭,毛淵明便又掏出一份詔書,遞給王守禮。王守禮接過詔書,展開之後朝著百官念道:“招討大將軍、延平郡王諭旨:本大將軍承皇命總攝軍國政務,著即停用’監國世孫’印,改用’招討大將軍’印,仍由軍機處辦理一切軍政事務,原有印信仍行使用。文武各衙門官員知道。”

   宣讀完畢,王守禮攙著鄭經重新上了四輪車,回駐防城內的王府。毛淵明朝著官員們高聲說道:“各位大人辛苦了。皇上登基之後,朝廷體制會有所刷新,明天就會有明旨。”

   官員們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基本上原來是鄭氏的官員,對結果都很滿意,清朝投降的官員,低聲細語地相互表達著不知所謂的感受。唯獨葛世振、林時對等出山的遺民官員,對皇帝剛剛登基便宣佈撒手不管感到困惑。

   黃宗羲顯然也有同樣的疑問,緩步走到了毛淵明面前,問道:“毛先生,皇上甫一登基,就命延平郡王攝政,而郡王又下令以軍機處辦理一切軍政事務,似乎不合大明制度,不知道毛先生有何特別安排?”

   “梨洲先生不必心急。”毛淵明微笑著回應道,“如今是戰亂之時,以戰勝清虜為第一要緊之事,以軍機處辦理一切軍政事務,是從權之舉。毛某有言在先,請梨洲先生來杭州,就是要出任諮議局,研究新明制度,明日就會有旨意的。今天是普天同慶的大喜之日,梨洲先生不妨和我們一起歡飲一霄,為之慶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