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二十二章 候潮門的激烈攻防


   英制重炮的攻勢基本上已經摧毀了候潮門上的防守,城門正面大約一百多丈寬的城牆垛口都已經被擊碎,清軍的火炮也大半無法再開火。

   呂憲華見攻城條件已經成熟,下令重炮暫停轟擊,讓攻城部隊向前靠近城門。

   候潮門是常見的中式城門,城門外有護城河,河上的吊橋早已收起。呂憲華的計劃是,等隊伍靠近護城河時,用火槍和弓箭壓制城頭上的清軍,然後用火炮轟毀城頭的吊橋絞盤,讓吊橋落下,這樣就能越過護城河,使用攻城錘攻擊城門了。

   城頭上的清軍顯然是被鄭軍猛烈的炮火給打怕了,一部分人撤向兩側,在離城樓較遠的城牆垛口裡隱蔽,準備用火槍和弓箭反擊,另一部分乾脆下了城樓,在城門後面堆砌磚石,因為鄭軍會使用攻城錘是可以預料的。

   日軍在島津久治的指揮下緩緩向前推進,到達預定位置後,便開始向城牆上發射火槍和弓箭,城頭上的清軍也開槍射箭還擊。清軍倚仗垛口,日軍倚仗盾牌,防護都很嚴密,因此相互並沒有造成什麼殺傷。

   呂憲華見火槍兵和弓箭手能夠牽制住守軍,便示意傅成和入來院重治開始攻擊。

   日軍的大筒是仿製葡式紅夷大炮,口徑和管長普遍會改得小一些,相應地也輕便一些,容易搬運,適合日本人的體型。這一次薩摩軍團帶來了大筒一百二十門,登陸之後就已經全部從船上卸下,現在所有的大筒排成四行,形成一個威風凜凜的陣列,朝著城頭開火。

   日式大筒的準確性不怎麼樣,但架不住數量實在太多,幾輪齊射之後,城樓上的兩個絞盤就都被擊毀了,繫著吊橋的鐵索一下子鬆了,吊橋也就坍塌了下來,狠狠地砸在護城河岸上,好在並沒有損壞。

   眼見吊橋落下,呂憲華馬上下令掩護攻城錘攻擊城門。日軍的盾牌兵排成緊密的隊形,掩護著攻城錘通過吊橋,達到城門下方。

   所謂攻城錘,就是一根粗大的圓木,頭上包了鐵皮。很多時候,會把攻城錘裝在車架上,再加上頂棚,這樣既便於推行,又可以防備火槍弓箭。但這樣大型的東西對於船運來說不太方便,因此日軍的攻城錘僅是一根圓木,套上繩子,由十六個士兵兩兩成對扛起,利用速度衝擊城門。

   城上的清軍還在開槍放箭,但奈何不了盾牌牆,日軍也不斷還擊,保護著攻城錘。

   “當!”“當!”

   攻城錘一記一記撞在城門上,即使城門後的清軍拼命用磚石重物頂住,城門還是晃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