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文字獄(第2頁)

  但在朱允熥看來,這個已經定下的調子,必須要改。

  所謂新大明,連開明都做不到談什麼新?禁錮人心的事,做了好幾千年了,現在不做也罷。繼續禁錮,只會讓這個國家繼續的死氣沉沉下去,再次走入那種死循環,更別談什麼創新開拓。

  “你說的很好!”朱允熥點頭道,“還有嗎?”

  “還有就是.....”說著,解縉似乎有些不敢說了。

  “你想說什麼直接說,朕從不以言罪人!”朱允熥笑道。

  “在民間徵集了許多書籍中,記載了國朝初年很多次的....官紳因言獲罪身死的事。”解縉有些支支吾吾的說道,“這些事,翰林院那邊爭論不休,是記錄下來還是刪了去!”

  “呵!”朱允熥聞言,不免搖頭苦笑。

  因言獲罪,那就是文字獄。

  許多人都說後來滿清的文字獄如何如何,其實公允的來說,大明朝的文字獄也沒少多少。只不過,規模沒有那麼大,性質也有很大不同。

  滿清的文字獄以鞏固統治泯滅文華為主,大明朝國朝初年的那些文字獄,多是老爺子剛當皇帝時太敏感所至。

  從洪武元年到老爺子退位,其中光是有記載的就有十九次。

  起因很複雜,主要還是老爺子從心裡反感文人們含沙射影,還有不得志的讀書人在私下裡議論老爺子的出身。

  比如北平府學訓導官趙伯寧給老爺子獻《長壽表》,其中有一句垂子孫而做則。就因為這句話,這位府學的訓導官問罪被斬。

  則,在淮西方言中和賊同音。

  垂子孫而做則,垂子孫而做賊。

  老爺子是造反起家,大元朝再怎麼不得人心可造反就是造反,造反的就是賊。

  趙伯寧這詩,讓坐了天下的老爺子以為他在暗中譏諷自己,並且咒罵朱家子孫都是賊,所以掉腦袋了。

  還有一次,老爺子私下游覽一間寺廟,見牆壁上有僧人的詩作,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子些又何妨。老爺子當時就龍顏大怒,因為大明開國之初,以嚴刑峻法治國,這些僧人是在譏諷老爺子治國太嚴了嗎?

  當場下令,這寺院內所有僧人全部處死。

  還有一回,其實說來和朱允熥還有關係。

  他被立為皇太孫之後,德安府學訓導吳憲上書《賀立皇太孫表》,其中有一句天下有道,就因為這道字,老爺子直接讓錦衣衛去把吳憲也給咔嚓了。

  道同盜!

  在老爺子心中,我大孫子立為皇太孫了,你用這個盜字是啥意思?是說我大孫子立位不正,還是我得國不正。

  還有一次,朱標在世時候,台州的官員上書《謝東宮賜宴》。有一句話,體乾法坤,藻飾太平。這話原本沒什麼,但沒多久朱標就病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