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明虎賁(第2頁)

  轟轟,鼓聲落下大地顫抖而起。

  遠處一陣奔騰的馬蹄聲傳來,大明戰旗之下,無數鐵甲騎士如蛟龍一一樣,在戰馬帶起的硝煙中,疾馳而來。

  籲!騎兵之中最前面鬍鬚濃密的騎士拉動韁繩,戰馬前蹄騰空不住踢騰,而馬上的騎士卻穩如泰山。

  見到這些人如虎馬如龍的騎士,朱允熥笑了。

  臣,藍玉!

  臣,王弼!

  常升!

  毛寧!

  俞通淵。

  參見吳王殿下!

  馬蹄轟然停止,馬上的騎士在鐵甲發出的摩擦聲齊齊下馬,整齊的在朱允熥駕前叩拜。

  得知朱允熥前來,軍中自藍玉之下,所有的大明將領親自出迎。

  朱允熥跳下戰馬,親自把藍玉扶起來,笑道,我一個晚輩,竟然勞大將軍親自出迎,慚愧慚愧!

  您是吳王,俺們做臣子的迎接您,應當應分!藍玉大笑道。

  藍玉身後腰掛雙刀的五旬男子,容貌偉岸,這也是大明一員虎將。當初跟隨藍玉征討塞外,在捕魚兒海建立功勳的定遠侯雙刀王弼。

  接下來是朱允熥的舅舅,然後有幾個生面孔,其中還有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

  見朱允熥的目光打量自己,老將朗聲道,臣,俞通淵見過吳王殿下!

  朱允熥大驚,可是河間郡公幼子,虢國公之弟,越嶲(xi)侯,俞通淵老將軍?

  老將大笑道,想不到吳王殿下也知道臣的名字!

  朱允熥肅然道,大明英烈,朱家後人怎能忘記!

  俞家,當得起大明英烈這四個字。

  俞氏一族的一將二相三侯,都是明朝初期的開國重臣。

  俞通淵的父親俞廷玉在朱元璋渡江攻打應天的時,帶水軍歸附,後來為了大明慷慨戰死,死後被追封為河間郡王。

  俞廷玉的長子,俞通淵的大哥俞通海,在歷史上更是大名鼎鼎。

  朱元璋登基之前最大的敵人不是大元,而是雄踞湖廣之地,擁兵百萬的一代梟雄陳友諒。

  當年雙方在鄱陽湖發生大戰,朱元璋國號為吳,陳友諒國號為漢。陳漢水軍船堅炮利,都是幾十丈高的大船,朱元璋的水軍不能敵。

  危急之時,是俞通海挺身而出,殺出一條血路拼死幫朱元璋反敗為勝。是役,俞通海壯烈戰死。後來常遇春等人奮勇,殺敗陳友諒。朱元璋抱著俞通海的屍體,失聲大哭。

  而這位俞通淵在歷史上也絕對算得上英烈,建文帝即位之後,不待見這些老將,讓他回家養老。然而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朝廷無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