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半仙 作品

第993章 終南山與子午谷(第2頁)

 這裡全長六百餘里,地勢艱險,開闢於秦代,當年劉邦被迫前往漢中就任漢王,退守蜀地,就是從子午谷通過。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典故,就是楚漢爭霸的時候,在這裡發生的。

 後來又有王莽沿山開路,方通子午道。

 到了東漢末年,三分天下,諸葛亮六出祁山,當時蜀國大將魏延曾獻計子午谷奇謀,建議諸葛亮走子午谷,出其不意奪取長安。

 沒錯,我說的這個子午峪、子午谷,就是三國裡面的那個子午谷。

 但諸葛亮平生謹慎,考慮到兵出子午穀風險較大,採取了保守的策略,最終六出祁山均無功而返,錯失了最後的機會。

 如果當時走子午道出奇兵攻長安,也許三國的結局和歷史就要改寫了。只是後人永遠也無法知道,當年諸葛丞相若是用了魏延的奇謀,兵出子午谷,歷史會不會被改寫?今天的華夏大地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不過後來也的確有人數次從子午谷出兵,但無一例外都是失敗告終,想來應該是行不通的吧。

 同時,還有一個典故,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故事,有句詩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就派人從四川專門給楊貴妃送荔枝。

 而給楊貴妃送荔枝的道,就是子午峪裡的子午道,所以這裡也稱為荔枝道。

 據說,為了保證四川的荔枝三日內送到長安,沿途累死了許多人和馬,起初很多長安百姓以為是八百里加急,後來才知道是給美人送荔枝。

 世人感嘆,經歷了開元盛世的繁華,到了天寶後期年邁的唐玄宗早已不知人間疾苦,重用佞臣,奢靡成風,最終導致了毀掉大唐盛世和長安的安史之亂。

 而當時叛軍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楊玉環這個紅顏禍水的奢侈揮霍,所以說,如果沒有千里送荔枝,如果沒有荔枝道……歷史也許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所以這個子午峪,是一個充滿了故事和傳奇色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