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半仙 作品

第442章 信仰之力(第2頁)

    人魂就是“守屍魂”,是人的命魂,徘徊在墓地,以墳為家。

    只要有人祭祀供奉,人魂基本上就不會消失,除非人間再也沒有記得他的人,也沒有供奉他的人,那時他才會真正的慢慢消失。

    換句話說,就是人有兩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命的終結,肉身的死亡,這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第二次就是靈魂的死亡,也可以說是記憶的死亡,就是這個人從別人的記憶中徹底消失,沒有人再會記得他的任何事情,也不記得他的存在。

    那麼這時候,這個人才算是永遠的死亡了。

    如果非要用科學解釋的話,我覺得這就是生命的磁場消失了,因為不再有牽掛,不再有惦念,也不再有任何人的回憶。

    所以說,用這個理論來解釋神靈也說得通,千百年來人們的信仰的確是可以造神的。

    比如民間一直有人供奉孫悟空,還有齊天大聖廟,有的寺廟裡也會供奉孫悟空。

    據說在馬來西亞那邊,人們就十分信奉孫悟空,齊天大聖廟遍地都是。

    孫悟空實際上是文學作品裡虛構的,並不存在這個神靈,佛教裡倒是的確有鬥戰勝佛,但並不是孫悟空。

    可是人家說了,孫悟空早已成為了一種精神的體現,供奉他確實也有靈驗,也會有護佑,

    由此可見,神靈的存在,首先要有人們信仰的力量,包括人們燒香祭拜,還有燒元寶燒紙錢這些,其實都是一種念力,同時也是願力。

    無數人的念力匯聚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磁場效應,所以信奉的人越多,這個神靈法力就越高。

    所以,如果你信,那麼你就會和這個磁場產生感應和共鳴,這就叫心誠則靈,你不信的話,那麼你就感應不到。

    這也就是所謂的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根本理論。

    我這總結不一定準確,大家姑且一聽。

    基於這個理論,所以千百年來能夠被人們銘記的那些民族英雄,還有歷史上的名人偉人,雖然肉身早已湮滅在歷史深處,可仍然會以另一種形式,活在這個世上,活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