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五章 國蹶行(13)(第2頁)

  寫完這些信,張首席猶豫了一下,又補了兩封給秦寶母親還有月娘的短信,主要是提醒這兩位大魏即將傾覆,要為自家和秦二的前途、安全考慮,不要真鬧到戰場抽殺的地步。

  然後,卻又忽然撕掉了給沖和道長的信。

  補給秦寶母親還有月娘的信,當然是因為使者要去東都取骨灰,順便寫一下,而撕掉給沖和道長的信,是他陡然意識到,沖和道長就在太白峰,換言之,就在西都城外,再加上對方的三一正教掌教身份,別看表面上風輕雲澹的,實際上早已經入局,很可能是有敏感立場的。

  換言之,這一位,跟東都曹林、河東張夫子是一樣的,天知道會不會直接參與和影響到黜龍幫西進威逼東都外圍這件事裡來,繼而直接影響到局勢發展。

  甚至仔細想想,他們三位長久以來,都恰好在這個世界的中心點上構成了一個三角形。

  而亂世到來之前,這個世界大宗師也基本上分佈在中心與邊緣地區,這肯定不是什麼自然分佈。

  十一位大宗師,假設曹徹靠著什麼機制,憑著自己皇帝身份在東都可以暫時獲得一些對應的權柄,那就是十二個大宗師,皇帝、沖和道長、曹林、張夫子四人居中……東夷大都督、北地大司命、南嶺聖母老夫人、妖島島主、江南的千金教主、巫族的苦海大祭司、西海的雪嶺居士,外加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但的確存在,靖安臺猜測是前代三一正教教主,或者乾脆是真龍所化,四下幫人引氣築基的三輝行者……明顯是有規律的。

  實際上,張三郎也乾脆例行拿起了紙張進行思考和分類。

  而且他很快意識到,前面四位不提,剩下八位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要麼背靠三輝四御,要麼是有一個確切的軍政教組織做支撐……當然,很多人是有多重身份的。

  這很可能是所謂和平時代,地氣穩定而受限導致的結果。

  唯一有意思的是,三輝四御罪龍都有明顯的代理人……除了那位白帝老爺……蜀中作為的他的基本盤,只有一個據說是宗師第一的當廬主人還跟他沒關係,倒是出了個十三金剛。

  還是說那位三輝行者是他家的?

  大宗師如此,真龍又如何呢?

  想到這裡,張行自己都笑了,只能說,自家三日前一怒之後,委實是破罐子破摔般有了底氣,居然連這個都敢仔細研究了……而細細一想,真龍的分佈也很有意思。

  要麼是受了招安,分了地域版塊或者重要河流地氣的龍,要麼也是遠遠躲開了人類文明核心區。

  不過,張行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龍,尤其是被敕封的龍,似乎恰好隔開了中心大宗師與邊緣大宗師兩個群體。

  當然,只是猜想,他啥也不懂,到這份上,信息估計只有當事人/龍才知道,其他人都是猜,還是得等那位“王懷績”赴約才行。

  一想到這裡,不免又想到對方說自己須熬過這一遭,卻又讓張首席重新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回到了現實問題。但是這個時候,天色已經不早,甚至說不得已經是下一年了。

  很快,他張行就要越過穿越以來的五週年,進入穿越後的第六年了。六年了,也不知道算不算一事無成?更不知道所謂是也在大宗師的壓迫下會不會繼續還是一蹶不振?但反過來說,自己作為一個完成了工業化且正在信息化的社會的穿越者,為什麼一定要成什麼事呢?

  不過是憑著個人好惡與所謂歷史經驗進行某種自以為是的選擇與前行罷了,雁過留聲也足夠了。

  想到這裡,張三郎意外有些痴了,乾脆收起了這些書信,吹熄了燈火,卸下金錐與羅盤,翻身睡下。

  且不提張行例行在幹出點成果後發作自己的穿越者信心不足綜合症,只說翌日一早,睜開眼進入新一年後,這位穿越者便收起心思,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將書信整理好,挨個喚來一些有對應背景的直屬準備將作為使者,將信發出,然後便開始了工作。

  從這日開始,張行暫時不再理會軍事,而是認認真真協助起了竇立德夫婦還有魏玄定搞放糧的事情,因為他發現自己最放心不下的還是這個。

  而很快,一個基本的方案大略在討論與實踐中形成,並迅速得到推廣和使用。

  首先當然是兵站,沿著官道排列的兵站,要有燃料,要有熱水,要能做飯,要有能歇息的大棚子,有能清點屯田兵往來辛苦的文書賬簿。

  這是長久以來黜龍幫後勤,或者是後勤轉運的基本需求,而這一次雖然規模大,而且急,但相對於軍需而言,也著實相對簡單,因為黜龍幫上下已經有了充足經驗,並且沿途城池密集,大大減輕了相關負擔。